随后又是几层摇摆。教员家访,这是葫芦被没收的余波。清兵卫只求不要危及自己剩下的其他葫芦。结果教员只管自己训斥,并未注意到近在咫尺的那些葫芦。刚刚松了一口气,父亲回来了,听闻教员来访的原由,不仅把清兵卫责打一顿,而且最终注意到那些葫芦,并非常粗暴地将之“一个一个地砸碎”。在这个高潮之后,又有一个小高潮。这是由隐含的另一层矛盾生发出来的。在这个高潮中,清兵卫的慧眼和天才,却造就了校役和古董店老板这两个带有市侩色彩的人物的超额利润,这是讽刺,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暗示。大家为文,往往效率极高,在这短短篇幅之内,不仅完成了情节上的既定任务,而且把两个形象栩栩刻画出来,并寄托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概括,可谓信手拈来,游刃有余。
教师总结摇摆的作用——
摇摆是小说运行的动力之一。通过语言、情节、性格以及主题的摇摆,小说才得以如河流一般不住地奔流向前。小说的运行过程,常常就是摇摆的过程。我们抽去小说的内容去看纯粹的结构时,我们将会发现,那是一个经过若干次摇摆之后留下的曲折、回绕、反反复复的图形。不管这个图形多么复杂,它都是由大大小小的摇摆组成的。
探究(三)现在我们的探究更具有挑战性,直接指向作者写作的心理动机。
小说所有的情节都是围绕葫芦这个中心事物展开的,其中哪些情节你觉得看了上面内容的就猜得出下面的内容?哪些情节出乎你的意料猜不出来?为什么?(ppt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
之一:猜得出:肯定会卖好价钱,表明了作者对清鉴赏力由衷的赞美。猜不出:清的鉴赏力竟这么高。
问题讨论:清兵卫对葫芦热爱有加,他也曾几次对别人的葫芦不以为然,说明什么?
一个孩子会有全套的收拾葫芦的本事。第二段。清兵卫自己买葫芦并且进行一步步的加工,对这事十分专著。
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读完后一起动笔来找出里面的动词,感受清兵卫动手做葫芦时的娴熟动作。
【原文】清兵卫常常买了葫芦来玩,他爸妈是知道的。从三四分钱到一毛五分钱一个的带皮葫芦,他已有十来个。他自己能够把葫芦口切开,把里面的籽掏出来,塞子也是自己装的……不停地把表面擦亮。
【明确】动词:买、切开、掏、装、泡、装、擦。
除了动词之外这一段从那些词可以看出清兵卫对葫芦的感情,自己用一个词概括他这种感情。
【明确】这一段不动声色地来记述清兵卫是如何玩葫芦,如何买来,数目多少,价值几何,如何加工,熟练程度如何,动词表现出他的爱和动手能力,一些副词“常常”“已”“能够”“也是”“不停地”则透露了其喜好的程度。实际上,写出一个小孩子,能够对于一件事物如此专心如此经常地去做,即使根本没有“喜欢”这个词语出现,也等于是写出了“喜欢”了。
完整地读2-6段,看看,还有哪些情节的细节表现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
【明确】(1)第五段,动作描写,写出了清兵卫收拾葫芦的专注之情。包、放、打开、系、挂。
:这一系列动作描写加上第二段,生动地刻画出了清兵卫玩葫芦和收拾葫芦的专注。“永远不倦”,大多数孩子没长性,一个小孩子,能够对于一件事物如此专心如此经常去做,肯定了不起。
(2)第四段。“呆呆地”这个词展现了清兵卫对葫芦的喜爱之情,正是由于喜欢,他才会在看到葫芦以后就呆呆的望着。到了痴迷的程度。
(3)第六段写到,因为痴迷葫芦,他几乎每天都跑去看,小镇上在所有的葫芦都被他看遍了。
(4)第三段。光脑袋和葫芦区别很大呢?为什么还“有好一会儿”没看清楚?脑子里想的都是这个,到了出现幻觉的程度。描写得非常有意思。
小结:
这几个段落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出了清兵卫对葫芦的喜爱之情,通过动作、细节等描写刻画出了一个由衷喜爱葫芦的小男孩形象。小小清兵卫对葫芦有如此高的兴趣,他的鉴赏力高是情理之中,但达到如此程度又出乎我们意料之外。后文多处对比的描写,例如:1父亲呵斥他:“什么话,你懂什么,也来多嘴!”2他买这个葫芦只花了一毛钱。3教员把葫芦当着脏东西让老年校役扔掉。校役把葫芦卖了50元。这样写与后文写商人卖了600元形成强烈对比,说明他对葫芦研究很深,确实有不同于一般人的独特眼光。
之二:猜得出:最喜爱的葫芦被没收,悲剧是注定要发生的。猜不出:清兵卫竟然改变了兴趣。“危机爆发”之前有征兆或导火索吗?(暗示着注定的悲剧。)
清喜欢的是怎样的葫芦?(眼光与常人的不同——7—19段对比地表现出他与别人的矛盾。
被没收有必然性吗?——喜爱的程度——爱不释手,上课要玩。
【明确】教员喜欢武士道,完全相左于艺术。如果清所爱好的葫芦象征的是自然、美、和谐,那这武士道给你的感觉?——武力、强权。而且“新地”指的是“花街柳巷”,暗含了对武士道精神的某种嘲讽,有点滑稽的强权,只能对没有反抗力的小孩发威。
危机到此结束吗?——还有更沉重的打击,形容一下?——毁灭性的打击。
爆发——爆发的结果:转变为绘画。
之三:猜得出:矛盾肯定会激化,爆发;猜不出:竟然成就了市侩的高回报。
“危机爆发”往往是高潮,但这篇小说你认为最精彩的在哪里?
【明确】清的慧眼和天才,却造就了校役和古董店老板这两个带有市侩色彩的人物的超额利润,这是讽刺,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暗示。
清兵卫的葫芦经别人之手卖出了高价,也暗示了清兵卫实际上是一个胜利者。他的眼光得到了别人的认同。只可惜这种认同是间接的,没有人知道他的这一长处。
清和家长们知道这件事吗?这种遮蔽的视角造成怎样的阅读效果?“葫芦的去处终究没人知道。”明珠投暗的埋没多么可悲。
校役本来的心理价格是多少?——几毛钱,因为原来只有一毛钱,教员当做脏东西似的。
结果讨价还价的结果是几倍?500倍。
一般人写到这也就好了,最精彩的一笔是六百元,几倍?6000倍。
这也是情节运行中的摇摆处理。千回百折中将小主人公的天才表现到令人叹为观止。
足足可见,清兵卫对葫芦鉴赏是有眼光的。
结局。猜不出:清改变爱好而不坚持。
清这个人物是个懦弱、没有坚持的意志力的形象吗?
为什么他“早已不怨恨教员”,应该是余恨未消才对。“好了伤疤忘了痛”吗?
——也已是痴迷,无暇顾及其他,这是一种怎样高尚的忘我的人生境界啊!
社会太强大,孩子太脆弱、无力了。
在教员没收葫芦,父亲把葫芦砸碎之后的高潮中,主人公清兵卫怎么样了?
【明确】(1)“于是这个清兵卫的葫芦,终于被当场没收,清兵卫连哭也没有哭一声。”——表现了他伤心、欲哭无泪之状。
怎么不哭?我们说,人过于悲伤的时候,往往显得平静。清兵卫的悲伤是无声的痛苦
(2)“他脸无人色地回到家里,靠在火炉边发呆。”——更让我们体会到无声的悲痛、心酸和无奈。
(3)“清兵卫是知识脸色发青,不敢做声。”——父亲粗暴地砸碎自己的宝贝葫芦,清兵卫感到心如刀绞、悲痛欲绝。“不敢做声”体现了父亲一贯的粗暴家长制度的态度。其实他的不做声也可以说是暗示了一种情感上的不妥协。
你们觉得清兵卫绘画能坚持下去吗?
——开放式的结尾:(可能有两个指向)
甲——父亲又嘀咕了,可能会发生一次葫芦故事的重演,说明当时根本没有自然自由的艺术的生存环境,就加重了悲剧的意味。
乙——可能以清兵卫倔强的性格在绘画上终于取得了胜利。就寄托了作者对个性解放、美和人道的向往。
检查:
1注音:热衷( rè zhōnɡ) 茶(chá)卤(lǔ) 葫(hú)芦(lu)籽(zǐ) 呵(hē)斥(chì) 战(zhàn)战(zhàn)兢(jīng)兢(jīng) 薪(xīn)水(shuǐ) 隐(yǐn)瞒
,《清兵卫与葫芦》教案教学设计4tag: 教学 , 外国小说欣赏选读,外国小说欣赏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外国小说欣赏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