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红楼梦《红楼梦》专题:假作真时真亦假:红楼环境

《红楼梦》专题:假作真时真亦假:红楼环境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147  栏目:红楼梦
标签:红楼梦大全,http://www.lexue88.com 《红楼梦》专题:假作真时真亦假:红楼环境,

8、周书文论《红楼梦》的情景交融
曹雪芹十分讲究诗的“情景交融”意境的创造,在小说中很注意以周围景物的自然色彩,去衬托人物内心世界的感情变幻,使之借景传情;或依据人物精神世界的情趣变幻,来调节周围景物的情调,作到景随人移,从而创造出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醇美艺术意境。他常常将周围景物人格化、情趣化,使之与人物内心世界的情绪变化融为一体,可谓情景交融;或用人物内心世界的情波意澜,在周围景物中移情、寄托,使之奇趣横生,“物皆著我色彩”。令人赏心悦目,心驰神往。
潇湘馆的景物描写,就是林黛玉性格、情绪变化的衬托与写照。当她听说,元春谕令众姐妹和宝玉都要搬进大观园居住后,曾与宝玉一起高兴地商量选择何处居住说:“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宝玉听’了也拍手赞成道:“正和我的主意一样,我也要叫你住这里呢。栽就住怡红院,咱们两个又近,又都清幽。”幽静,就是她心灵的基调,翠竹,就是她性格的象征。且看书中此时对潇湘馆的景物描写:
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
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脉,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这院落,这景象,显得多么幽静,多么恬淡。这孤寂的环境,这富丽堂皇院落中清静的一角,不正是她寄居贾府,孤凄无依身世的物化?那笔直的翠竹,又何尝不是她不随流俗,孤标傲世的性格象征!心境与环境,景物与人物,就是这样“应物象形”,水乳交融地融合了起来,给人以多少联翩浮想啊!
当宝玉烫伤了脸,总不大出门,他俩常常在一起,灵犀相通,情爱依依,互相萌生了不言而喻的爱意恋情,心境十分舒畅欢快。她信步出门后,对周围的景物是这样看的:
看阶下新进出的稚笋,不觉出了院门。一望园中,四顾无人,惟见花光柳影,鸟语溪声。
而在她移步往怡红院去时,又见“几个丫头舀水,都在游廊上围着看画眉洗澡呢。”这时的潇湘馆虽然是幽静的,恬淡的,然而仿佛洋溢着勃勃生机,稚笋破土进发,花儿流光溢彩,柳叶逞绿留影,到处是鸟语花香,溪水净净。就是到了怡红院,也是一派欢快气氛,丫头舀水,笑看画眉洗澡,透露出多么喜悦生动的生活情趣。幽静中透出盎然生机,恬淡中现出欢跳生气!而宝玉看潇湘馆,又是另一番幽美景象:
“只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举目望门上一看,只见匾上写着‘潇湘馆’三字,宝玉信步走入,只见湘帘垂地,悄无人声。走至窗前,觉得一缕幽香从碧纱窗中暗暗透出。”这时的潇湘馆显得多么清静、幽香,令人流连忘返啊!
当贾宝玉沉浸在对黛玉的爱情暖流里,第一次向黛玉表达火辣辣的情爱时,也是如此。他坐在沁芳桥边,展读着《会真记》,当书中张生莺莺的爱情,与自己心头荡漾的爱情波流相通时,周围的景物也显得五彩缤纷,充满欢情笑意。
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
这景物,这环境,真是情流物外,欢态可掬,那阵阵落红,满园春色,不正象征着他心头萌动着爱情的春意吗?他那惜落红,兜花瓣的动作,又多么传神地流露着、寄托着他对黛玉爱情的敬重与珍惜!
当“风刀霜剑严相逼”,贾政怒打宝玉之后,黛玉与宝玉不仅在人生道路上遇到了严重阻挠,他们的爱情也受到了严重挫折。他们面临着严峻的生活考验,内心世界该有多少怒涛愤澜哪。此时的景物色彩就与人物的心境适应,发生了迥然不同的变化。当黛玉到宝玉处探伤回来,独立于花阴之下,望着贾母、王夫人、凤姐等,川流不息地去怡红院,不禁顾影自怜,为自己孤寂无依的身世伤感,泪流满面。在她移步回潇湘馆时,景色变化了:
一进院门,只见满地下竹影参差,苔痕浓淡,不觉又想起《西厢记》中所云“幽辟处可有人行,点苍苔白露冷冷”二句来,因暗暗的叹道:“双文,双文,诚为命薄人矣。然你虽命薄,尚有孀母弱弟;今日林黛玉之命薄,一并连蠕母弱弟俱无。古人云‘佳人命薄’,然我又非佳人,何命薄胜于双文哉?”
在她进了屋内,在月洞窗内坐了,吃罢药后,对潇湘馆景色又写道:
只见窗外竹影映入纱来,满屋内阴阴翠润,几簟生凉。
同样是翠竹,却因心境的凄凉,而显得“竹影参差”,满屋内也因竹影映入,而“阴阴翠润,几簟生凉”,使人感到处处是凉意,处处是凄情。一切都象贾府当权者对待封建叛逆者那样,阴森森的,冷冰冰的,仿佛处处是凤刀霜剑。同样是甬道,以前给人的感觉是清静,这儿却用“苔痕浓淡”,显得门庭冷落,少有人行,衬托出她孀母弱弟俱无,孤凄无依的处境与心绪!周围的景色,都因她处境的险恶,心境的凄凉,而显得更加阴森了,凄凉了。心境与环境简直融而为一,一切景色都情化了、人化了、对象化了。

l 研读交流
1、贾元春富贵已极,却感到“终无意趣”,还说皇宫是“见不得人的去处”。请你结合对中国历史、政治的了解,分析一下贾元春的心理。
2、从进贾府到葬花时,林黛玉在贾府一直受到贾母等人的宠爱,但她却感到“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的恐惧。你能说明其中的原因吗?
 3、大观园曾经是红楼女儿的理想国,但抄检大观园、特别是林黛玉死后,贾宝玉却发现“满目凄凉”。请细读抄检大观园之后有关大观园的描写,说明贾宝玉所感的真实性。
4、贾母为什么要给薛宝钗过生日,她达到自己的目的了吗?为什么?
5、贾宝玉为什么会听到大观园并不实际存在的哭声?
6、在本专题参考选题中选择一题,或结合本专题学习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并与同学交流。

l 参考选题
《红楼梦》中的“真”“假”观念与“梦”“幻”世界
贾府的政治靠山
比较荣国府与宁国府
说说“四大家族”的亲戚关系
贾政所结交的权贵
我看大观园
大观园与贾府其他场所的比较
分析贾宝玉与柳湘莲的交往
说说林黛玉在贾府的感受
贵族之家的小姐生活
抄检大观园为什么没有抄薛宝钗的住处?
《红楼梦》里的花及其象征意义
时序转换与《红楼梦》人物的环境
评“潇湘馆”的环境描写
《红楼梦》中的家宴场景
解读“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上一页  [1] [2] 

,《红楼梦》专题:假作真时真亦假:红楼环境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