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二语文综合学案
编者:侍宝华
班级 学号 姓名_____________
阅读《路》,回答下列问题。
1、从课文第一部分看,从第一个千禧年到第二个千禧年,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巨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考了这千年巨变的原因后,作者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说“长城说到底是墙而不是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丝绸之路”被废弃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在文中用“郑和七下西洋”这一史实想表明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纵观全文,作者写了哪些形态的路?这些形态的路有什么内在关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中华民族能否恢复昔日的力量和荣耀,重绘下个千年的‘清明上河图’,将取决于我们能否开辟出全新的‘丝绸之路’。”请指出“清明上河图”与“丝绸之路”在这句话中的含义。www.lexue88.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lexue88.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届高二语文综合学案88答案:
阅读《路》,回答下列问题。
1、从课文第一部分看,从第一个千禧年到第二个千禧年,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巨变?
千年前的世界,东方发达而西方落后。在这一千年中,世界的重心逐渐西移,从欧亚大陆的最东端移到最西端,然后跨越大西洋,落到最西端的北美大陆。在今天,西方先进,东方落后。
2、思考了这千年巨变的原因后,作者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
决定一种文明生死存亡的,是这种文明有无开辟新路的能力。
3、作者为什么说“长城说到底是墙而不是路”?
墙的特性是防守性,路的特性是开拓性,长城在历史上的作用在于防御,并不是为了开拓,更不是为了传递信息,所以说长城说到底是墙而不是路。
4、“丝绸之路”被废弃的原因有哪些?
气候的原因导致塔克拉玛干沙漠上的绿洲数量锐减;阿拉伯人开始掌握养蚕和丝织技术;在南中国海和印度洋上,出现了一条连接中国的广州与中东的“报达”(今巴格达)的海上“丝绸之路”,长大五六十米的巨船的运输能力是“沙漠之舟”所无法比拟的。
5、作者在文中用“郑和七下西洋”这一史实想表明什么观点?
说明统治者“不仅对‘洋路’没有多大兴趣,对‘土路’,以及所有向外延伸的路都无兴趣”,因而只能在新的文明的角逐中败下阵来。
6、纵观全文,作者写了哪些形态的路?这些形态的路有什么内在关联?
作者所写的路有:土路、海路、轮子创造的路、无形化的路、信息高速公路。
内在联系:这些形态都与一种文明的生死存亡有密切的关系;每一次的形态,都是一次技术革命、社会改革、都标志着新文明的诞生;谁善于开辟新的道路,谁就能创造新文明、新辉煌。
7、“中华民族能否恢复昔日的力量和荣耀,重绘下个千年的‘清明上河图’,将取决于我们能否开辟出全新的‘丝绸之路’。”请指出“清明上河图”与“丝绸之路”在这句话中的含义。www.lexue88.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lexue88.com
“清明上河图”指国力强盛、经济发达、繁华富强。“丝绸之路”指新形态的路,可以带来技术、经济、社会的革命性变化的路,其本质含义就是“创新”。
tag: , 实用阅读,实用阅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实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