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图,动物们有什么反应?指名读课文: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2. 动物们为什么吓得撒腿就跑?它们怕的是谁?
老虎认为它们怕的是谁?
3. 在这种情况下,这只老虎会怎样对待狐狸呢?
4. 真是一只狡猾的狐狸啊,它借老虎的威风,不仅吓跑了百兽,而且也吓跑了这只大老虎。
5. 齐读第九段
七. 学习生字
1. 课文学完了,题目“狐假虎威”中的“假”是什么意思呢?
(借)
领读,教师介绍生字的记法和写法
2. 介绍学生字的方法(读方法)
自学生字三步走:
借助拼音读一读
看清字形记一记
记住笔顺写一写
3. 学生用此方法自学生字:抗、胆,并进行交流
[设计理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能让学生受益无穷。]
4. 范写,学生书空练习
5. 学生练习书写,播放音乐,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姿势
八. 作业设计
1. 想一想,编一编:几天后。这只老虎又碰到了狐狸……
2. 抄写生字
九. 板书设计
狐 假 虎 威
窜 愣
蒙
神气活现 松
摇头摆尾
十.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有很强的故事性,我在课堂上没有对课文内容进行过多的分析和讲解,以看图、朗读、表演等方式展开教学活动,并重点抓住几个词语,作为课文的主线。
1. 看图抓课文的主要内容。
两幅图生动有趣,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再看图,完全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 抓住词语进行朗读感悟。
针对“狐狸”,我抓住了“窜”、“骨碌一转”、“扯着嗓子”、“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这些词语,训练学生朗读的语感,并进行前后对比,突显狐狸的狡猾本性;针对“老虎”,我抓住“愣”、“蒙”、“跟”三个字,表现出它勇猛有余而智慧不足的本质。学生通过对词语的理解,展开朗读和想象,感悟课文内容。
3. 意外的课堂生成
在学生朗读和表演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减少拘束,我退出讲台,指导学生进行评价,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评价中肯,朗读和表演也轻松随意,放得很开。
我在设计教案时,为了避免学生因为回答不上问题而设计了很多的“台阶”,如:引出“窜”字时我问:狐狸是怎样经过老虎身边的?这类问题似乎过于简单,而这样的问题一多,步步将学生引入教师的预设,缩小了学生思考想象的空间,也使得我的课有点流于表面的热闹,缺少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此为我课后深感遗憾之处。
tag: 教学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