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从军》课后反思
“花木兰”对于大人来说,是一个非常熟悉的人物。她替父从军,征战沙场,立下了赫赫战功。但由于
故事年代久远,加上二年级的孩子年龄较小,接触到的人物书籍有限,所以他们对于“花木兰是谁?”
“为什么要从军?”这样的问题就理解不了。为了让学生对花木兰有所了解,我在课前,上网搜集了大
量“花木兰”的图片,在课堂上一张一张的展示。花木兰身着战袍的飒爽英姿,的确吸引了学生,课堂
上不时有学生发出“哇……哇……”的感叹声。原以为这样的设计,必然会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可事
实却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学生就像看动画片一样,光注意看“热闹”了,对下面文本的学习,根本没有
起到任何效果。相反,还占用了课堂上很多宝贵的时间,导致部分难点还未突破,下课铃声就已想起。
记得张校长曾经说过:在听课的过程中,很多老师都会制作课件,但无论是课件也好,教具也罢,需要
的、适用的才是最好的。而这节课,我恰恰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各种花样固然好,但是如果不能对教学
起到什么效果,那样还不如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华丽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简简单单
、扎扎实实的课堂,才是最实用的。我想这也是我作为年轻教师今后努力的方向。
,《木兰从军》课后反思
tag: 木兰从军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