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集体备课《卧薪尝胆》

集体备课《卧薪尝胆》

11-07 15:17:12   浏览次数:619  栏目: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集体备课《卧薪尝胆》,

集体备课《卧薪尝胆》
12、卧薪尝胆
主备人:蒋亚君 (第一稿)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建议”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重点:
    三、四自然段是重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合理想象,领悟故事蕴涵的哲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脉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讲述故事
 1.板书课题:卧薪尝胆。领读课题
 简介“卧薪尝胆”的故事:春秋时越王勾践,曾被吴王夫差打败,被围困在会稽山,万般无奈之下屈膝求和。后来,他为了使自己不因为生活安乐而忘记耻辱,夜间睡在柴草上,在自己的住处悬挂苦胆,吃饭、睡觉之前,都要尝尝那胆的苦味,激励自己的斗志。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
 2.从刚才讲的故事里,哪个同学已经想到题目“卧薪尝胆”中的“卧”、“薪”的意思?
  (卧:睡。薪:柴草)“尝”呢?(用舌头添一添或吃一点儿试试。)
 3.大家再查一查字典,看看“卧、薪”是什么意思,和刚才的理解是不是一致。(学生查字典对照。)
    二、初读指导。
 1.出示内容提要:
  (1)吴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2)勾践战败求和,受尽屈辱。(3)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4)越国转弱为强,灭掉吴国。
    2.各自默读课文,对照“内容提要”将课文为四段。
  (第一、四、五自然段各是一段,第二、三自然段为一段)
    3.本课生字词主要集中在第二自然段,让我们重点读这一段,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1)查字典了解:奴仆、谋臣、万般无奈、后患
 (2)联系上下文理解:免除、建议、表示、骄傲
 (3)一般了解:会稽、勾践、夫差
    4.出示生字:吴勾践示谋臣免患议
 (1)我们怎样记住这些生字?谁有好办法请提出来!
 (2)如有学生提出“谋”是“”和“某”,“践”是“足”字旁加上“线”的右半边,教师可以表扬学生能主动识字。
 (3)“臣”书空:笔顺是横、竖、横折、横、竖、竖折。特别强调最后一笔是竖折。
    5.写字指导。
 (1)吴、患上下结构,注意让下。
 (2)践,左右结构,要写的紧凑。
 (3)免,第六笔是长撇,穿过扁“口”下方,最后一笔竖弯勾,弯勾部分要向外延伸。
 (4)用钢笔描红。
    三、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告诉了我们哪些内容?
    1.这一段讲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有关国家。
    2.教者讲“长江下游”是今天的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东部一带。
    四、作业
    1.练习写生字。
    2.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卧薪尝胆的故事内容。

    板书设计:
                 12、卧薪尝胆
    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文,指导朗读。
    2.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4.创设情境进行写话,夸一夸越王或教育吴王一番。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了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越国和吴国的地理位置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的心愿。
    二、理解课文。
 (一)课文第二自然段
    1.要学好语文,就要会观察,会倾听,会思考,会想象。请你仔细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王”字的象形图案。  )像什么?这个图在古代表示一件兵器,叫“钺”。在战场上,谁拿着“钺”,谁就是指挥官。后来这个图就象征着权力,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国君就称为“王”,但不是“皇”。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才自称为“皇”,叫做“始皇帝”。课文《卧薪尝胆》中有两个“王”,一个是?吴王夫差(板书:夫差。)另一个是?越王勾践。(板书:勾践。)边写“勾”字边指导学生书空,提示“勾”字里边笔画的写法。
    2.他们原来是什么关系?后来又成了什么关系?请你认真读读课文,边读边想,注意关键的词语和句子。会稽现在我国浙江省绍兴一带,是当时越国的国都。吴国的国都在哪里?(苏州。)
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可都是“吴国人”啊!
    3.越国的大王怎么会跑到吴国去受尽屈辱的呢?
    4.交流,板书:兵败求和
    5.越国打了败仗,越国人民家破人亡,除了这样做,勾践还有其它办法吗?你从哪些词中看出的?(万般无奈只好)
    6.指导读1、2句,读出勾践的万般无奈。
    7.对此,吴国的谋臣和吴王各有什么反应呢?
 (二)第三自然段
    1.勾践夫妇在吴国受到了哪些屈辱。
  (在黑板上画“女”字的象形文字 (女))。教师侧身站着,低头,俯身,双手前伸交叉在胸前。这是什么人哪?这是女人!古代的女人见了男人就要这样,一副温顺的样子。(再画“奴”字的象形文字。 (奴))尽管女人已经很听话,很温顺了,男人们还是用一只大手一把抓住女人,想打就打,想骂就骂。这样的女人就是“奴”!这个字就是“奴仆”的“奴”。
  (在黑板上画“仆”字的象形文字。 (仆)边画边解说。)这是一个侧身站立的人,有人在他头上戴了一个“羊”的标志,表示这是一个战俘或罪犯。在他的屁股后边还要插上几根尾毛,让他走在大街上。如果是你,会觉得怎么样?
 (板书:耻辱、屈辱、侮辱、羞辱、欺辱。归类,并引导学生齐读。)
    不仅这样羞辱他,而且还要他整天干重活!这样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这样的人就是“仆”!这个字就是“奴仆”的“仆”!
    2.勾践夫妇到吴国当“奴仆”,他们又会遭到怎样的磨难呢?谁愿意来读一读勾践夫妇在吴国当奴仆的内容?
 (板书:舂米推磨)这个字(磨)在这里读“mò”。(齐读词语)“磨”见过吗?
  大磨盘需要几个人配合才能工作。一个人负责舀米,一个人或几个人负责推磨盘。(做推磨盘的样子、动作)干这个活很累,又很单调,所以一般就让驴来拉。可是驴也不愿意,人们就用一块黑布蒙住驴的眼睛,它才肯不停地走。这样的活,吴王让谁干?
    这就是“屈辱之事”!“舂米”呢?(板画:舂米。边画边解说。)你看,“舂”字下面的“臼”就表示舂米用的石臼,注意写法。一只手拿着一个木杵,在石臼里捣稻谷,捣成米。
    3.勾践夫妇在吴国还受了哪些屈辱?
这些屈辱之事真是一言难尽那!但勾践硬是“熬”过来了,这就叫“忍辱负重”!(板书:忍辱负重)读到这里,老师有个问题:养马驾车、舂米推磨这些事对于一般的百姓来说,是不是屈辱之事呢?为什么对于勾践来说就是“屈辱之事”?
(“王”以“国”为荣,“国”以“王”为荣。)
    4.出示:
     勾践夫妇在越国穿的是_______,在吴国穿的是________;
  在越国住的是_______,在吴国住的是__________;
  在越国吃的是_________,在吴国吃的是_________;
  在越国生活上__________,在吴国却还要_   ____。
  先同桌互相练说,再说给大家听。
    5.勾践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你觉得勾践在吴国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这句话假如这么说,“勾践在吴国才干了三年,就回到了自己的国家”,你觉得勾践在吴国的日子怎么样?

[1] [2]  下一页

,集体备课《卧薪尝胆》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