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学习,在脑海中树立樟树蓬蓬勃勃的形象,懂得樟树的可贵。
3.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了解借物喻人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收集宋庆龄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杏坛在线@版权所有@
1.出示宋庆龄生前好友何香凝的诗:
唯菊与石,品质高洁;唯石与菊天生硬骨。
悠悠清泉,娟娟明月;唯菊与石品质高洁。
各自轻读,齐读。告诉你这首诗是歌颂人的,猜猜他歌颂人的什么?
2.出示:
蜡烛,你虽没有太阳的火热,却仍然释放着你耗尽生命的热能;你虽没有流行的闪亮,却依然放着你燃尽青春的光亮。你,永远无私,永远默默无闻地在平凡的岗位中,在有限的生命里奉献着一腔光热。
自读,说说这段话是写什么的?
这是写作时的一种巧妙的方法。
3.谈话:
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板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提示:龄,左边是“齿”,右边是“令”,……
齐读课题
师生介绍“宋庆龄”
(中国上世纪一位空前绝后地高贵美丽、坚贞优雅的女性,提起她的名字,敬畏之情油然而生,因为她的坚贞、因为她的勇敢、因为她的善良、因为她的仁爱、因为她的理想、因为她传奇而坎坷的一生。有人把她称为“民主斗士”,有人把她称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也有人称她为“国母”。)
理解“故居”
二、感悟樟树的“形象”杏坛在线@版权所有@
1.课文哪些段落具体描写樟树的,快速浏览,找到自然段。
2.下面我们一起看第四自然段,樟树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板书:蓬蓬勃勃)看看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樟树的蓬蓬勃勃?
(学生圈画出有关词句。读后组织交流)
A 从“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读这句话,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能跟大家描述描述?
随机圈点“粗壮”、“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你能读一读这个句子吗?(指名读、齐读)
指导朗读。
B “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
指名读
你听出了什么?随机圈点“稠密”“绿得发亮”
(体会到樟树长得很茂密,叶子很多。)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的?稠密。
(体会到樟树的叶子很绿。)从哪里体会到的?(绿得发亮)
那就请再来读读这句话,相信一定可以读好它。
现在大家知道蓬蓬勃勃的樟树是什么样的了吗?
刚才我们通过学习课文知道了什么叫做“蓬蓬勃勃”。这呀,其实就是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词语。
那么同学们,樟树的蓬蓬勃勃是不是暂时的呢?从哪里看出?
tag: 宋庆龄故居 樟树 公开课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