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先后两次教学的对比解析
我们五年级语文组按学校教研计划开展了一次课例研究活动,本次课例研究活动大的主题目标是:追寻
初次试教后反思在研后复教课中的有效性的体现。我们五年级语文组以《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为研究
课的教学内容,深入研究教材,确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和研讨反思,使我们受益匪浅。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理明事的课文。“启示”是启发、告知的意思;“滴水穿石”,也作水滴
石穿,即滴水日久可以把石头穿透。这给予人们的启示正是本文要阐述的观点。文中概括出八个字:目
标专一、持之以恒。这是全文的中心。作者运用叙议结合的手法,有理有据。全文层次清楚,前后照应
,语言精练,精读课文时,应突出重点,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仔细体会。
起初我们组语文老师在姚金根、曹丽萍老师的主持和指导下,开展了第一次集体备课活动,认真阅读教
材、分析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然后由蔡亚敏老师主备并执笔完成本课
教学设计的初稿,教学时间安排为2课时,重点为第二课时的教学研究。初稿发到各位参与活动的老师手
中,再次共同研讨,蔡亚敏老师修改教案,完成本次教案的二次稿。接着蔡老师于12月3日在五(6)班
上第一次研究课,本堂课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课后进行了一次课的评析研讨,主要特点是:本次教学实践很好地体现出集体备课讨论的要点,教学思
路十分清晰,教师善于导。注重对学生的学法的指导和语言文字训练,其中还有对本文说理论证方法的
一些渗透,比较好地达到了教训目标。学法指导主要体现在学习李时珍这一事例时,教师先出示阅读思
考的要求:(1)从哪些词句可感受到李时珍“滴水穿石”的精神,他努力的结果是什么?(2)你认为
怎样才能读好这一段话?然后学生边读边找出相关的词句,体会他滴水穿石的精神。再交流讨论,通过
练读深入体会。随后让学生用学习李时珍事例的方法来自学另外两个人物的事例,并出示相应的自读要
求:轻声读两个事例,找出你认为的最能体现爱迪生和齐白石滴水穿石精神的词句,再试着用你的朗读
表现出他们滴水穿石的精神。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比较恰当,如教学中教师搜集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齐白
石的作品,供学生欣赏,并让学生说说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用一个词形容一下,有的说“活灵活现”
、有的说“栩栩如生”、有的说“妙趣横生”等等,这样在小结时能比较恰当地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齐白
石画技达到的炉火纯青的境界。又如: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提问:“雨水是怎么做的呢?结果如何?
你能用上‘因为……所以……’这对关联词,把它说得更简单些吗?”教师同时出示了练习:“因为雨
水没有( ),也不能( ),所以不能把石块滴穿。”这样既使学生理解了句意,又训练了口头表
达能力。另外本堂课教学中还有几点值得注意的地方:1、教学时间、环节安排还可以紧凑合理些。2、
还有几处细节要处理好(让学生用学习第一件事例的方法学习另外两个事例时,可让学生动笔圈圈划划
;上课时学生主动举手的不多,要进一步重视学生的朗读感悟,避免老师讲得太多;对某些问题的提出
可稍作修改;理解“孜孜不倦”一词时可联系爱迪生的小故事来体会;可以揭示出几个事例体现的古今
中外、正反论证的方法,且正反论证方法的揭示可更加巧妙自然些;读后感的指导还不够,应该在教学
时适当点拨;板书设计可修改得简洁些。)
蔡亚敏老师在此基础上修改教案,完成第三稿,并于12月10日在五(4)班执教二次研究课,整堂课做到
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整合,能根据上次课后交流讨论提出的几方面要点,进行改进,虽是换了班级
来上,但教师非常投入,始终把握好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思路清晰。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比较细致到位
,注重教学资源的拓展延伸,如:课堂上安排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名人事迹等信息的时间虽然不长,却
为学生创设了开放式的交际环境,让他们大胆地表达,不仅巩固了知识朗读表现人物的精神;板书设计
经修改,更加巧妙、简洁,也渗透了本文采用的“举例说明”、“正反论证”的方法,更好地达到了教
学目标。二次课后的评析研讨,大家又提出了一些可以改进的意见:1、教学时间:可把复习导入部分再
简化些,挤出时间留给新授所需。如:在观看洞内奇景时,可直接以问题“小小的水滴为何能滴穿坚硬
的石块呢?” 揭开话题,把多余的时间分给写读后感的适当指导。2、对三个事例中人物拥有的精神的
体会,可针对各人不同特点来读,(可先读事例,再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最后
揭示他们“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如李时珍是不怕吃苦,爱迪生贵在逆境中的坚持,而齐白石
是一生的坚持、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3、就学生自学的后两个人物的事例可品读得再深入些,进行小
组合作探究的氛围再浓些,让学生想象一下人物可能会有的表现,如遇到什么障碍、困难,会怎么做等
。又如:文章第三段是课文的总结,这句话从正反两方面准确又全面地揭示了“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
启示。“目标专一”与“三心二意”、“持之以恒”与“半途而废”,一正一反,两两相对,对比分明
。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或自己的个人实例,作进一步的说明和论证,使“滴水穿石”
启示融入学生的心灵。4、有些词语的理解:可结合人物的做法理解透彻,或抓住某词某句展开探究,如
“不教一日闲过”、“顽石”、“滴穿”等,并且对此注意多作个体读的指导。
总之,本次课例研究活动,我们五年级各位语文老师在校领导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并努力实践与反思,
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寻找更切实际的教学策略,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和谐性和高
效性。
,《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先后两次教学的对比解析
tag: 教学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