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伊索寓言》教学谈

《伊索寓言》教学谈

11-07 15:07:28   浏览次数:648  栏目: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伊索寓言》教学谈,

《伊索寓言》教学谈

   所谓“寓言”,本来指有所寄托的话,后来成为一种文学体裁。这类体裁的作品,常用假托的故事或

自然物的拟人化手法来说明一个道理,常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寓言体裁的课

文还是比较多的,有来自中国的,如郑人买履,刻舟求剑、自相矛盾、揠苗助长、画龙点睛、井底之蛙

、叶公好龙……有外国的,如《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狐狸和蝉》、《狐狸和葡萄》……有

描写人物的,例如刻舟求剑、郑人买履等等。也有描写动物的,这些寓言,大多数来自《伊索寓言》,

通常是通过动物的故事折射人类世界。它们广泛地概括了社会斗争经验和人生教训,闪耀着人民群众智

慧的光辉。

    《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都是选自《伊索寓言》,这三则寓言故事语言明白

如话,情节简单而又完整,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但在教学时,还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引导感受寓言的形象。

    根据小学生实际情况,小学阶段寓言一般比较浅显。虽然故事情节并不曲折,描写也不可能非常细

腻,描写的角度亦比较单一,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却往往栩栩如生。《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

《蝉和狐狸》三则故事中的狐狸、蝉都不再是单纯的动物了,它们都被禀赋人的灵性,是人格化了的“

人”。为了刻画形象,寓言采用了多种手法。(1)情态描写。如《狐狸和葡萄》中的狐狸想吃葡萄,“

谗得直流口水”,多么夸张啊,却又那么逼真,这与它后来的无奈走开形成多么有趣的对照!而《牧童

和狼》中牧童撒谎,众人“惊慌失措”,他却“哈哈大笑”,狼真来了时轮到他“慌忙大叫”,再也无

人帮忙,如此形象切境切情,很有感染力。(2)语言描写。狐狸吃不到葡萄,自说自话:“这些葡萄肯

定是酸的,不好吃”正好揭露了它以此掩盖自己无能为力的本质。而狐狸在树下对蝉大唱赞歌,引诱蝉

上当受骗,其狡猾奸诈从语言中不是昭然若揭了吗?至于蝉冷静分析,揭示骗局,道破底蕴,尤见其聪

明机智了。(3)动作描写。狐狸的“转身离开”,蝉的“扔”下树叶等等,动作虽然不多,但恰到好处

,有的还体现了心理活动,表意更准。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些“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通过朗读、复述等基本方法,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形象,在复述过程中巩固形象。

    2、巧妙揭示寄托的道理。

    法国17世纪著名的寓言作家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

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这提示我们,教学寓言,不但要让学生感受寓言的形象,还

要使他们感悟寄托的道理。众所周知,寓言讽刺的对象并不在寓言本身的形象,如《蝉和狐狸》,并不

是为了嘲笑狐狸、欣赏蝉,而在于褒扬或贬斥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某些事、某些现象。所以,寓言教

学的关键在于揭示寓意。该怎样揭示呢?(1)做些铺垫。如教学《狐狸和葡萄》,建议提出这样一些问

题:狐狸喜欢吃葡萄吗?从哪里看出来?它吃不到葡萄,又说明了什么?它说“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

吃”的目的那时什么?(2)类比联想:还有哪些人像故事中的人?你能举出哪些例子?这些人、事中共

同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3、适时激发学生的再创造。

    求知是孩子的天性,好表现是孩子的需要。由于小学生的表演欲极强,由于学生喜欢带有故事性的

课堂,小学阶段的寓言课文恰好能满足孩子这个愿望。因此教师可以适时地为学生搭建一个让学生展示

自我的表演舞台。在教学《牧童和狼》时,让学生自由组合,演一演牧童在狼来前后的大叫,揣摩牧童

不同的表情。形象的直观化、童趣化的表演,使孩子从人物形象上感受到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这比教

师讲解的要有效得多。在学完《狐狸和蝉》后,让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狐狸和乌鸦》,分析寓言中三

个角色心理活动、比较结果,再续写这个故事,将作业延伸至课外,也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想象和再创

造的空间。

    总之,在寓言教学中要让学生领略寓言故事简洁、朴实,体会表达深刻道理的语言魅力,提高他们

的文字表述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彭燕惠)

 

 

 


 

,《伊索寓言》教学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