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第一课时
课时编号: 主备人:冯诚 丰素贞 复备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理解作者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的不满的思想感情
学习文章的结构安排以及运用曲笔来表达思想的写作方法
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的不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的结构安排以及运用曲笔来表达思想的写作方法
教学媒体
投影www.lexue88.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lexue88.com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栏
一、导入
看标题,可知王参元家里不幸失火,而柳宗元不仅不慰问反而恭贺他?也许有同学会觉得很奇怪甚至不解,觉得他做人不厚道,不过我们不要让感情影响了我们的正确认知,一起研读这篇文章。
二、初读课文,梳理文意
(一)、实词
1盖将吊而更以贺也 慰问 2今乃有焚炀赫烈之虞 忧患
3于是有水火之孽 灾难 4有群小之愠 怨恨
6而世之多嫌也 猜忌 7而为世嫌之所加 凌驾
8黔其庐,赭其垣 烧黑 烧红 9宥而彰之 辅助 显现 10咸得开其喙 嘴 11是祝融回禄之相吾子也 辅助
12古者列国有灾,同位者相吊 慰问13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的原因
14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 阐发表明
(二)、虚词
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 认为
衔忍而不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 因为
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者 来 连词
自以幸为天子近臣 认为
(三)、句式
1惟恬安无事是望也。 宾语前置
2士有好廉名者 宾语前置
(四)、翻译
1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因路远,信中的话简略,还不能了解你那里的情况,假使真的烧得干净,而全部没有了,这是我更要向你祝贺的原因。
2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
您辛勤奉养父母,安宁的过日子,只是盼望平安无事。
3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必是必信,是以中而疑也。
这个道理宽阔无边,即使是圣人不能认为这是可信的,所以到中间又怀疑起来。
4 士有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
爱好自己清廉名声的士人,都害怕顾忌不敢称称赞您的高才。
5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发策决科者,授予而不栗。
大火帮助了你,使你的实际情况显现出来,使那些把称赞你的话藏在心里的人,都能张开他们的嘴,主持考试的人,授予你官职也不提心吊胆了。
6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
烧黑了房屋,烧红了墙壁,来表示你一无所有。
7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
现在我所说的这样的情况,跟古代有所不同,所以把慰问你改为祝贺你。
三、再读课文,思考与探究
1、作者大喜而贺的原因是什么?他的观点能成立吗?
明确:原因是天火涤荡,显白不污。天火涤荡的是什么?财产、嫌疑。究竟是什么显白不污?才能。天火可以“黔其庐……”但是天火不能“黔其才……”。柳宗元祝贺的其实并不是王参元家失火,而是祝贺王参元可以因失火而得以施展才华,他的“贺”就是“吊”。是对王参元的宽慰和祝福,观点能够成立。
2、“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样的作用?“骇”、“疑”、“喜”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明确:是全文的纲,交代了专门致信表示庆贺的缘由。一个“骇”字,表达深切的同情、急切的关注。“疑”是对“骇”的深化,说明愚弄麻醉人的迷信比火灾更为可怕;由火而人,联想社会上因积货而产生的种种弊病。因“疑”释“骇”,由“疑”入“喜”,寄寓柳宗元对社会深刻的认识和彻底的否定。
3、当时社会环境是怎样的?“天火涤荡”其家财,王参元能否因此得以施展自己的才能?
明确:当时环境不正常,廉明之士不敢行公道之事,不能改变流俗;君主不贤明,社会黑暗。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王参元即便身无分文,其才能也不可能施展,这是社会大环境使然,与个人的遭际关系部大。
教后反思
tag: ,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