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练就的一副强健的体魄终究抵御不住怪诞流言的袭击……”
——俗谓人言可畏,何况还是流言?!强健的体魄在精神上的摧残之下,显得分外苍白软弱。推而想之,生活里类似例子委实不少。一句话令人想到了许多:流言是把刀,在现实生活里,不知斩杀了多少无辜的人!
“他躺在炕上既不唉声叹气也不难过,只是乏力和乏心。”
——对呀,“乏力和乏心”!自小常听说“心乏”一类话,尚不能懂,随着年龄增长、生活阅历增加,现在面对这句话,马上就从心里得到了认同和理解。这是多么熟悉的心态!深深的绝望,来自内心,丝丝缕缕的疲惫,袭上心头。一个“乏”字,传神贴切,准确逼真。一个字胜过多少字!
“凡人们绝对信服圣人的圣言而又不真心实意实行,这并不是圣人的悲剧,而是凡人永远成不了圣人的缘故。”
——阅读这几句话,冷丁静心着想,顿悟。“凡人永远成不了圣人”,说的好极。偏执虚狂、难得实心实意实行“圣言”者,在我们生活中,不在少数。所谓圣言,应该是那些能够让人耳聪目明之言。多少人煞费苦心却离“正道”越来越远。偏还不能自知。
“鹿三完成了(刺杀田小娥)这个人人称快的壮举却陷入忧郁。”
——这部分的描写十分出彩。鹿三从水缸里撩水洗血手,水缸里有一双惊诧凄凉的眼睛,分明是小娥遭到戮杀时候回过头来的那双眼睛;他拉开被子躺下以后,耳朵里又传来小娥垂死时叫他大的声音。从此,那个声音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在他耳边响起。鹿三,这个对主家忠心耿耿的老长工,出于义愤,动手杀死了儿子带回来的“祸害精”田小娥,内心深处却极度不安。这是符合人物身份、心理状态的,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既勇敢果决、又心地善良的老农形象。
值得注意的还有关于白嘉轩发现的“怪物”、关于传说中的白鹿的文字。这是为整部作品奠定的一种意象,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一种铺垫。对故事发生主要环境之渲染,对故事中主要人物形象塑造之衬托、命运之揭示,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文字增强了作品的厚重感与神秘感,结尾与之照应,是为珠联壁合之笔。
七、作业布置
请父母讲一个爷爷奶奶的故事,注意倾听,记下你觉得有意思的内容,然后整理成文。
tag: 白鹿原 , 中国小说欣赏,中国小说欣赏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中国小说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