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语言文字应用《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补充练习(人教版选修)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补充练习(人教版选修)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706  栏目:语言文字应用
标签:语言文字应用大全,http://www.lexue88.com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补充练习(人教版选修),

第四节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

补充课堂活动

●事不过“三”

这个课堂活动主要是以汉语的数词“三”为例,认识和学习汉语中的熟语。

(1)关于数字

《汉书·律历志》说:“数者,一、十、百、千、万也。”今天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人们学习、工作、生活都离不开数字。而计算机正是通过数字“0”和“1”来实现所有的功能,仅仅两个数字──0和1就能“创造”整个世界,简直就像童话中的魔法一样。数字不仅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还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数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并导致人们对某些数字的特殊偏爱或反感;数字在哲理思想、归纳方式、审美观念、宗教迷信以及语言文字等方面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2)关于“三”

“三”是汉民族先民十分推崇的数字。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三”本身是个关键数字,《史记·律书》说:“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古代先民认识一、二不难,因为人的腿有两条,眼睛有两只,耳朵有两片,而“三”必须是“一”加上“二”而成,认识“三”显然是人类思维上的一次飞跃。《易经》的卦辞中用到“三”的地方不少;《诗经》中与“三”有关的词句也很多,如“三岁贯汝”(《魏风·硕鼠》)、“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王风·采葛》);论语中更有不少含有“三”的名句流传至今,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吾日三省吾身”、“三思而后行”,等等。但我国的古人推崇“三”还不仅仅是因为思维上的成熟,据学者研究,世界上有不少民族对“三”的认识过程同我们有类同之处,但他们的语言中未必如我们一样推崇“三”。中国人推崇“三”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这或许是由我们祖先认识世界的特殊的文化视角所致。《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数字“三”在古代先民的文化比附下,成了“天地人之道也”的代名词,人们将“天、地、人”视为宇宙的三个主体。因此“三分”成为了古代先哲的一种基本的划分世界的方法。比如时间可以分为“早、中、晚”,“过去、现在、未来”;空间可以分成“上、中、下”,“左、中、右”,“前、中、后”,等等。

 

(3)与“三”有关的熟语

以“三”来概括事物的词语涉及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制度典章、伦理道德、宗教信仰、历史人物、时令民俗、军事战争等。其中每一类都有带“三”的熟语。

A.制度典章类:“三坟五典”:“三坟”指传说中伏羲、神农、黄帝时代的书;“五典”指传说中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时代的书。这个成语泛指我国古代较早的文献典籍。“连中三元”:科举制度分别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原指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第一名,后也可以泛指接连三次获得第一名。 

B.伦理道德类:“三纲五常”:“三纲”指我国古代三种主要的道德标准,即“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五种不变的道德规范,即“仁、义、礼、智、信”。这个成语泛指我国封建社会提倡的主要道德规范。“三从四德”:“三从”是指旧时女子“未嫁从父,已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这是封建礼教束缚和压迫妇女的道德规范。

C.宗教信仰类:“三教九流”:“三教”是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是指“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等九种流派。这个成语泛指宗教、学术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种行当或各类人。“三生有幸”:“三生”本是佛教用语,指前生、今生、来生。这个成语比喻幸运到了极点。

D.历史人物类:“三皇五帝”:指我国传说中最古老的一些帝王。一般以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为三皇,以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这个成语泛指远古时代。“三顾茅庐”:东汉末年,刘备曾三次到诸葛亮隐居的茅屋拜访,请他出来帮助自己争夺天下。后来以此比喻真心诚意地一再邀请。“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迁住处,形容贤母善于教子。 

E.时令民俗类:“岁寒三友”:指“松、竹、梅”。松竹经寒冬而不凋,梅则在寒冬开花。“一日三秋”:三秋就是三年。这个成语指过一天就像过三年一样长久难熬,形容人思念心切。

F.军事战争类:“勇冠三军”:古时军队为中军、上军、下军三部分,这里指全军。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某人或某支队伍的勇气、胆量在全军里数第一名。

(4)“三”非三

“三”不一定实指“三”。有的表示的数量比三多,有的表示的数量比三少。

先看两个例子:“三思而后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两个例子中的“三”都是虚数,并不是真的计数。“三思而后行”中的“三”强调要“多思”,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中的“三”则是讽刺“次数少”。 

虚化表示多的熟语还有“三人成虎、三缄其口、狡兔三窟、垂涎三尺、日上三竿、举一反三、三令五申、一问三不知”等。虚化表示少的熟语还有:“三寸不烂之舌、三脚猫、三寸金莲、三言两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新官上任三把火、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等。 

“三”在熟语中究竟是虚化为多,还是虚化为少,一般要视与其搭配的度量单位的大小,更要结合使用成语时的语境。比如同样是说明次数,“三令五申”就是形容次数很多,反复强调,而“三言两语”则是形容话很少。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现象呢?请大家思考一下。

 

 充练习题目

 

一、我国素称礼仪之邦,讲礼貌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在礼节上重视有来有往,成语有“礼尚往来、投桃报李”。夫妻之间要互相尊重,成语有“相敬如宾”。对待客人要热情周到,成语有“宾至如归”。举止要文雅礼貌,成语有“彬彬有礼、温文尔雅、温柔敦厚”。相关的熟语有“礼轻情意重”、“礼多人不怪”、“来而不往非礼也”,等等。熟语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请你自己选择一个专题,比如衣食住行、学习工作、伦理道德等等,找出相关的熟语。 

二、以下两份报道中“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这一谚语使用得是否正确?“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是什么意思?

①有人说,如果宝马早一点儿放下“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架子,早几年进入中国,在中国设厂,那么宝马也许早已成为中国高档车市场的龙头老大。 

②自经济适用房登上舞台之日起,价格优势,就使其始终处在“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特殊地位。

三、根据下面句子的语境,写出适用于句中横线处的熟语(包括同义的歇后语、俗语或成语)。

1.庄山林说完了,转过身去喝水。可王杏花偏偏有个       的习惯,就又追问了一句:“这个消息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②             

2.学生会主席说:“近来大家对学生会的工作有不少意见。今天这个座谈会,就是想请同学们,有什么说什么,帮助我们做好工作。” 

             ;②             

 

四、判断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B.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 

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D.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五、判断下面成语中加点字的意义四个都不相同的一组。 

A.沽钓誉 徒有虚 不可状 师出无 

B.栉沐雨 声鹤唳 移易俗 附庸雅 

C.横枝节 起死回 无中有 妙笔

D.人心弦 兴师众 辄得咎 惊心魂 

六、判断下面各句中画线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法海和尚见许仙不答应,就快刀斩乱麻,把他关了起来。 

B.媒体不如多宣传一下──条条大路通罗马,不一定是考上大学才有出路。让家长和考生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C.营销专家告诫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否则一旦市场突然发生变化,企业就可能因产品的崩溃而元气大伤。

[1] [2]  下一页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补充练习(人教版选修)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