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位老人,戴着钢丝边的眼镜,衣服上尽是尘土,一动不动地坐在逃难路上的一座桥上。在他身边,大车、卡车和大批逃难的人群争相涌过桥去,把一切抛在后面……
这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在他的小说《桥边老人》开头时的一段场景,小说主人公——老人,因为战争,被迫逃离了自己的家园。跟随逃难的人群,一路颠簸来到这桥上。因为实在太累了,走不动了,而坐在了桥边。
然而正是这样一位七十六岁的老人,心中念念不忘的却是他留在故乡家中的那些动物——两只山羊、一只猫、四对鸽子。为了这些动物,老人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路斯——如果不是战争近在身边,如果没有上尉让他走的命令。或许这个老人还会呆在那里照看他心爱的动物。
“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老人有点像祥林嫂,反复念叨着这句话,这让我悲哀,更令人肃然起敬。一位危在旦夕、朝不保夕的羸弱老人,身处战争的危险境地,随时都有敌人的飞机轰炸,奔走在逃亡的路上以至身心疲惫不堪,仅仅
应该说,这些动物,是老人一生的所爱,老人将自己整个心血和精力都倾注在了它们身上。它们是老人生活的全部,是精神世界的全部,是支撑老人生活下去的精神支点。而在残酷的战争面前,这一切却显得那么地渺小和无助。“炮火不饶人”,炮火更不饶这些无辜的动物!
佛说:众生平等。尤其在生命面前,每个有生命的生灵都是平等的。人类如此,动物也如此。老人对动物的深爱,折射出了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对所有生命的尊重和博爱,这才是《桥边老人》的主旨所在。
如果说老人不懂政治,也从来不关心政治,他一生所做的事情只是在家里照看这些动物——“我只是在照看动物”——如此一个单纯质朴的农村老汉,却也一样遭到战争的摧残。那么,小说彰显的“反战”主题是多么鲜明和深刻。这个主题是借助老人的形象表现出来的,从而使读者更能深刻领悟,让心灵受到激烈的震撼。那句“我只在照看动物”,不仅在文中出现多次,更在读者心中激荡不止,久久不息!
当战争成为某些人随心所欲的工具时,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自己:除了人类,还有更多的生灵也一样遭受了无辜的死亡?
tag: , 外国小说欣赏选读,外国小说欣赏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外国小说欣赏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