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修齐治平 《大学》学案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辟:躲避 B.物格而后知至 格:探究
C.其机如此 机:机遇 D.见君子而后厌然 厌然:讨厌的样子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上恤孤而民不倍 B.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C.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D.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3.下列各项中两个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未之有也 毋自欺也
B.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孝者,所以事君也。
C.此所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尧、舜帅天下以仁
D.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 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知至而后意诚
B.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C.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D.故治国在齐其家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5.下列各项中两个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是( )
A.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B.之其所哀矜而辟焉 其所令反其所好
C.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
D.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
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B.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C.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D.孝者,所以事君也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全不属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②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③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④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⑤此所谓诚于中,形于外 ⑥上老老而民兴孝
⑦上长长而民兴弟 ⑧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⑨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A.①②③ B.②⑤⑨ C.④⑥⑦ D.③⑦⑧
8.下列有关课文中节选内容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大学》是修身治人的儒家规则,它建议人之追求与建屋相似,须先打好基础,才能按致知、格物、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完成个人追求。
B.《大学》中提倡“君子必先慎其独也”,指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容易犯错误,做人必须表里如一,所以应该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能遵守道德规范,才算是君子之行。
C. 诚意是意念真诚,不自欺欺人。但是,仅仅有诚意还不行。因为,诚意可能被喜怒哀乐惧等情感支配役使,使你成为感情的奴隶而失去控制。 所以,在“诚其意”之后,还必须要“正其心”,也就是要以端正的心思(理智)来驾驭感情,进行调节,以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集中精神修养品性。
D.儒学的进修阶梯由内向外展开,这里是中间过渡的一环。在此之前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在个体自身进行,在此之后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开始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家庭走向社会,从独善其身转向兼善天下。当然,其程序仍然是由内逐步外推:首先是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家庭和家族,然后才依次是国家。天下。
9.句子翻译题
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5分)
⑵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5分)
10.下列有关于儒家经典的相关常识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儒家经典“四书”,是《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这四部著作的总称。
B.儒家的“五经”指《诗》《书》《礼》《乐》《春秋》。
C.“四书”概念最早由南宋大儒朱熹提出,《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一篇,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D.传说“四书”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孟子、曾参、子思、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
第四单元 修齐治平 《大学》学案参考答案
1.B(A“辟”意为“偏向”,C“机”应为“作用”之意,D“厌然”应为“掩盖、掩藏的样子”)
2.D(A“倍”通“背”,B“谦”通“慊”,C“亲”通“新”)
3.C(A宾语前置,B判断句,C判断句/状语后置句,D无特殊句式)4.C(A使……真诚/真诚,B喜好,喜欢/美好的,C根本,D治理/太平,安定)
5.B(A句中表停顿助词/……的人,B所字短语,C这/则,就,D兼词“之于”)
6.C(A项中“大学”意为古代天子所设学校,与小学相对而言,教以穷理、正心、修身、治人之道,与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有所差别。B项中“好色”意为美好的女子,与今义常用的“喜好美色”的贬义用法不同。D项中的“所以”意为“……的方式、途径”,与现在的因果关系连词意义用法也不同。)
7.B(①中“明”是形容词活使动,③中“诚”是形容词使动,④中“著”为形容词使动,⑥中“老”为形容词意动,⑦中“长”为形容词做名词,⑧中“非”为形容词意动。②⑤⑨加点词未活用。)
8.A(应先“格物”方能“致知”,顺序错误。)
9.⑴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
⑵之所以说平定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尊重自己的兄长;在上位的人体恤救济孤儿,老百姓也会同样不会违背。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有道德上的示范作用。
10.B(“五经”中没有《乐经》,应换为《易经》)
tag: 经典 大学 中国文化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