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谏》学案
【学习目标】
1、归纳和积累文中常见的文言基础知识。
2、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
3、了解《贞观政要》和《明夷待访录》的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1、自主阅读P52、53页内容,了解《贞观政要》及古代谏官制度。
2、反复诵读课文,了解每段的大意。
3、借助课后注释和工具书,给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俨肃 谏诤 藉忠臣 匡正 全其家 鲠议 纳刍蕘
罄其狂瞽 内省 不以为忤 属文之士 举其愆过
多中朕失 勖之 禹雕其俎 纂组伤女工
4、对照译文,自主疏通全文语意。
二、合作探究
1、从《求谏》中可以看出,唐太宗对于纳谏有着怎样的认识?他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引导臣子积极进谏?
2、唐太宗在论述“纳谏”时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3、课文对于纳谏的论述,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什么启示?
三、检测反馈
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全:完全。 B正主任贤臣 任:任用
C举其愆过 愆:罪过,过失 D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 勖:勉励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所以每有谏者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B岂得以人言不同已意 家叔以余贫苦
C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D芜词拙迹,于是乃见。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不明”忽然“幸”有点谦虚的意思,但也包含着唐太宗发自内心的对臣子的感谢以及对“直言鲠议”的渴求。
B唐太宗用比喻类比的方式,指出就想必须照镜子才能看到自己的面容一样,皇帝要知道自己的过失,也必须依靠忠正之臣的谏诤。
C唐太宗时,宰相入朝商议国家大事,一定让谏官跟随进去,让他参与接见,了解国家大事,如果有所陈说,一定虚心采纳。
D唐太宗对于历代王朝的覆亡的教训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中国历朝周期性覆灭的根本原因在于君主制度本身,因此试图通过臣子劝谏进行补充。
四、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P54【思考·讨论·练习】第四题。
2、对照注解,结合P53、54有关知识短文,自主学习《原君》。
tag: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