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咏史诗三首》(长沙过贾谊宅、金铜仙人辞汉歌、过陈琳墓)教案3

《咏史诗三首》(长沙过贾谊宅、金铜仙人辞汉歌、过陈琳墓)教案3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836  栏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标签: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咏史诗三首》(长沙过贾谊宅、金铜仙人辞汉歌、过陈琳墓)教案3,

(十)借景抒情往往是诗歌中常用的写法,以悲景衬悲情,使情感更加生动浓厚,请分析本诗中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

1、分析本诗借景抒情的写法

秋——肃杀

兰——衰

道——萧条

天——无情       以悲景衬悲情——独

月——荒凉

波——声小

末四句写出城后途中的情景此番离去,正值月冷风凄,城外的“咸阳道”和城内的“三十六宫”一样,呈现出一派萧瑟悲凉的景象这时送客的唯有路边的“衰兰”,而同行的旧时相识也只有手中的承露盘而已他不忍离去,却又不得不离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离开故都越来越远这时,望着天空中荒凉的月色,听着那越来越小的渭水流淌声,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进一步描述金铜仙人恨别伤离的情绪

2、妙句分析:“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衰兰”一语写形兼写情,而以写情为主兰花之所以衰枯,不只因为秋风肃杀,对它无情摧残,更是愁苦的情怀直接造成这里用衰兰的愁映衬金铜仙人的愁,亦即作者本人的愁

兰花的衰枯是情使之然凡是有情之物都会衰老枯谢别看苍天日出月没,光景常新,终古不变假若它有情的话,也照样会衰老“天若有情天亦老”这一句设想奇伟,司马光称为“奇绝无对”它有力地烘托了金铜仙人(实即作者自己)艰难的处境和凄苦的情怀,意境辽阔高远,感情执着深沉,真是千古名句

(十一)本诗思路总览:

刘郎——秋风         ———比喻

咏史:     夜马嘶——晓无迹     ———夸张       韶华易逝,人生难久

桂、栏——土花碧     ———对比

            魏客      ———客观

描写:      酸风、射眸———主观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 

            汉月    ————用典                     离宫时的凄婉情态

泪如铅    ———比喻

借景抒情:秋——肃杀

兰——衰    ————拟人

道——萧条                          恨别离情

天——无情    ———拟人

月——荒凉

波——声小   ———对比

内容总括:这首诗以神奇的想象写金铜仙人辞别汉宫时的悲凉心情和对故主的留恋,抒发历史兴亡之感,寄寓了沉痛的家国和身世之痛

(十二)本诗总结:

这首诗是李贺的代表作品之一它设想奇创,而又深沉感人;形象鲜明而又变幻多姿怨愤之情溢于言外,却并无怒目圆睁、气峻难平的表现遣词造句奇峭而又妥帖,刚柔相济,恨爱互生,参差错落而又整饬绵密这确是一首既有独特风格,而又诸美同臻的诗作,在李贺的集子里,也找不出几首类似的作品来

三、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长沙过贾谊宅》  《过陈琳墓》

教学目标:

1、了解每首诗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在诗中表现的思想感情

2、鉴赏品味诗歌的语言,理解词语的妙用

3、掌握《长沙过贾谊宅》中借景抒情和双关的手法

4、掌握《过陈琳墓》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

1、鉴赏品味诗歌的语言,理解词语的妙用

2、学习借景抒情、双关和对比等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1、鉴赏品味诗歌的语言,理解词语的妙用

2、掌握诗歌中双关手法

一、学习《长沙过贾谊宅》

(一)史实中品悲情

1、作者介绍:

刘长卿(709约780),字文房,河间人,今属河北天宝年间登进士第,肃宗时为长洲尉,摄海盐令,因事下狱,贬为藩洲南巴尉(今广东电白)后为转运使判官、淮西转运留后被诬,贬睦洲(今浙江建德)司马,迁随刺史,死于任上世称刘随州有《刘随州集》刘长卿的诗多写个人穷愁不遇(穷:不得志),为大历诗风主要代表,与钱起并称“钱刘”善写五律,以“五言长城”自负

2、学生结合课文,了解本诗的背景:

本文背景:诗的内容,与作者的迁谪生涯有关刘长卿“刚而犯上,而遭迁谪”从这首诗所描写的深秋景象来看,诗当作于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那时正是秋冬之交,与诗中节令恰相符合在一个深秋的傍晚,诗人只身来到长沙贾谊的故居贾谊,是汉文帝时著名的政论家,因被权贵中伤,出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虽被召回京城,但不得大用,抑郁而死类似的遭遇,使刘长卿伤今怀古,感慨万千,而吟哦出这首律诗

弄清史实

贾  谊:  被贬长沙三年

刘长卿:“刚而犯上,而遭迁谪”

体会意图

  由贾谊故宅见到的悲凉情景联想到贾谊被贬的遭遇,由此又想到自己刚而犯上被贬长沙的现状,于是咏古抒情

(二)诵读中品悲情

  诵读后思考:本文的诗眼是哪个字?

教师提示:悲奠定了全诗忧郁凄怆的感情基调因为本诗所写的史悲、景悲、情悲、已悲

(三)鉴赏中品悲情

(教师示范品味首联、颔联的悲情,学生自主品味颈联、尾联的悲情)

首联: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上下句意钩连相生,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此”字,点出了“贾谊宅”“栖迟”,象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这种生活本就是惊惶不安的,用以暗喻贾谊的侘傺失意,是恰切的“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子,标举贾谊的身分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颔联: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益以“空见”二字,更进一层地把哲人其萎,回天乏术、无可奈何的痛苦和怅惘,抒写得沁人心脾

颈联: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点拨:以双关手法写出贾谊和自己多舛的命运“有道”的中兴之主汉文帝尚不能重用才华横溢的贾谊,那么,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又怎能重用诗人自己呢?诗人被一贬再贬,沉沦落魂看起来也就是必然的了这里一语双关,将暗讽的笔触对准当今皇上,巧妙含蓄接下来,诗人究竟不能自释其然,面对逝者如斯的湘水,想到当年屈原在湘水失意自尽,屈原哪里知道百年后贾谊会到湘水边来凭吊他(贾谊写有《吊屈原赋》);贾谊更想不到千年之后的刘长卿又会在萧瑟的秋风中来凭吊他的旧宅千载知音难觅,又有谁能听到诗人呼告无处、痛苦难耐的心声呢?

 

尾联: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点拨:诗人表面上是写对贾谊命运的感慨,实际上是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语诗人在贾谊旧宅前久久徘徊,暮色沉沉,江山寂寥秋风吹过,黄叶飘零“君”既指贾谊,也指自己;“怜君”既是怜人,更是怜己“何事”,为何,这是对昏庸统治者的质问,也是对自己与贾谊都被统治者不公正对待的控诉

(四):拓展中品悲情

1、本诗用了哪个典故,如何借古抒怀?

点拨:“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上下句意钩连相生,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此”字,点出了“贾谊宅”“栖迟”,象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这种生活本就是惊惶不安的,用以暗喻贾谊的侘傺失意,是恰切的“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子,标举贾谊的身分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2、后六句如何在情景交融中表现作者的情感?

点拨:“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颔联是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的“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益以“空见”二字,更进一层地把哲人其萎,回天乏术、无可奈何的痛苦和怅惘,抒写得沁人心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咏史诗三首》(长沙过贾谊宅、金铜仙人辞汉歌、过陈琳墓)教案3
《《咏史诗三首》(长沙过贾谊宅、金铜仙人辞汉歌、过陈琳墓)教案3》相关文章

tag: 长沙  ,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