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和文学创作。
过程与方法:分析《鹧鸪天·桂花》以议论入词的写作特点;赏析《永遇乐》中对比的写作手法和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在《鹧鸪天·桂花》中所表现出的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和对桂花由衷地赞美和崇敬之情;感悟作者在《永遇乐》中所表达的盛衰之概和身世之悲。
教学重点:赏析《永遇乐》中对比的写作手法和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教学难点:分析《鹧鸪天·桂花》以议论入词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朗读、背诵、鉴赏、引导、讨论。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型:基本阅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鹧鸪天·桂花
【导入语】
播放李清照的词作歌曲《一剪梅》视频,询问学生,这首歌曲的作词者是谁(李清照),现在我们来学习李清照的另一首词《鹧鸪天·桂花》。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号
李清照的夫君赵明诚,是宋朝小有名气的金石考证家。他们燕尔新婚后不久,赵明诚就只身外出做官,让多愁善感的李清照留在济南独守空房。李清照在寂寞难耐思夫心切时,常写些诗词寄去,一吐愁肠!那赵明诚忙于官场应酬,难得写出好诗词回应。李清照既失望又担心,怕丈夫长此以往,才思枯竭。赵明诚为了让爱妻放心,当然也怀有我堂堂大丈夫岂能须眉输于巾帼的念头,便闭门谢客,苦思三日,先成词50首,又选出20首加以精雕细刻,再把李清照刚寄给他的《醉花阴》重抄之后混杂其中。然后置办酒宴,特邀好友们来对这些词做些评价,并再加以精选。酒过三巡,众人传阅罢这21首词。商议毕,便推举某名士讲评。该名士抽出其中一首词,捻须夸赞道:“老兄真是奇才!虽说你的诗词大多平庸,但这一首确是沙里淘金、绝妙好词!其中有一句,真堪称千古绝唱,定将流芳百世。可喜可贺啊!”那赵明诚一瞧,乃是《醉花阴》,陡然红了脸,躬身一揖到地,喃喃道:“惭愧呀,惭愧!鄙人岂敢贪天之功。实话相告,此首《醉花阴》乃内人清照所作。我不该心怀忌妒,移花接木,做出东施效颦之举,以致贻笑大方……”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瑞脑:香料 金兽:香炉 纱厨:纱帐”。
【译文】
色泽暗淡,颜色是轻黄色的桂花体态秉性柔美轻盈,情怀疏淡,足迹幽远,只是把花香留在世上。哪里需要一定是浅绿色或轻红色的花朵才叫美丽呢,(像桂花这样的花),自然是花卉中名列第一的。(与桂花相比),梅花定会嫉妒,菊花也应羞惭,桂花在雕饰有绘画的栏杆边开放的时候,是秋天花卉中百花之首。屈原可说是太没有情致了,不然,为什么当年桂花没有被收录在他的作品中呢?
【词作欣赏】
1、 在这首词中,词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描写桂花?
明确:运用了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
2、 哪些句子是在进行描写?写出了桂花的什么特点?哪些句子是在进行议论?作者分几个层次进行议论?议论了什么内容?
明确:第一二句是在进行描写,写出了桂花的四个特点,第一,颜色并不艳丽,“暗淡
轻黄”,第二,体态秉性柔美轻盈,风韵独特,第三,情怀疏淡,足迹幽远,说明她的社会声望很一般,并没有得到什么荣耀和宠幸,更不会有人给她热捧恭维,第四,芳香浓郁。
除了第一二个句子外,其余的句子全部都是议论,作者分为三层进行议论。第一层,“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作者认为,只要味香性柔,何必需要浅绿色或轻红色这些外在的华美东西呢?内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因而作者肯定了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第二层,“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梅和菊兼具内外美,但在桂花面前都自叹不如,产生羞愧和妒忌的心理,所以作者定论:桂花是众多秋季名花之冠。第三层,“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作者抱怨屈原在《离骚》中没有提到桂花,可说是太没有情致了,对屈原的抱怨,更突出作者对桂花的珍重。
【小结】
咏物词一般以咏物抒情为主,绝少议论。但这首词一反传统,以议论入词,又托物抒怀。咏物不乏形象,议论也充满诗意,堪称别开生面。其间或以群花作比,或以梅菊陪衬,或者评论古人,从多层面的议论中,形象地展现了她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和对桂花由衷地赞美和崇敬。
永遇乐
【译文】
落日好像熔化的黄金一样灿烂,傍晚的云彩像合围的璧玉一样艳丽,可是我在哪里呢?(我在流浪漂泊)。绿柳如烟,笛子吹着悠扬的《梅花落》曲子,这眼前的春意究竟有多少呢?在这元宵佳节里,天气温暖融合,但转眼间难道就没有风雨吗?诗酒朋友们乘着名贵的车马来招呼我去看元宵佳景,但我谢绝了她们。在中州的盛世日子里,闺中有很多闲暇时间,记得那时很看重元宵节。女伴们戴上翡翠帽子和金丝雪柳,插着很多首饰争相斗艳。如今容颜憔悴,头发散乱斑白,懒得在夜间出去。不如在窗帘底下,听别人的欢声笑语。
【写作背景】
靖康之变以后,词人流落江南所写。叙述作者晚年在临安的一段生活。此时宋金双方都已暂停交战,南宋临时首都出现一片升平景象,在过节的日子里,人们又可以热闹地玩乐了。
【整体感知】
1、这首词是属于前期作品还是后期作品?
明确:后期。
2、借助注释,个体朗读,概括词作内容。
明确:述说元宵节日,她不是与来邀的朋友去外面游玩,而是宁可待在家里听人家笑语。(教师引导,前面学的《鹧鸪天·桂花》中,“鹧鸪天”是词牌名,“桂花”是题目,词作写的是桂花。而在这首词中,只有词牌名,没有题目。如果给这首词加上一个题目,那应该是什么题目呢?这首词的描写对象是什么?元宵。写了元宵节的什么事情)
,《李清照词两首》(鹧鸪天·桂花、永遇乐·落日熔金)教案6tag: 桂花 李清照 鹧鸪天 ,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