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即景抒情诗四首》(登幽州台歌、春江花月夜、望月怀远、题李凝幽居)教案3

《即景抒情诗四首》(登幽州台歌、春江花月夜、望月怀远、题李凝幽居)教案3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500  栏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标签: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即景抒情诗四首》(登幽州台歌、春江花月夜、望月怀远、题李凝幽居)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叫做即景抒情诗以及即景抒情诗所包含的内容;了解作者陈子昂、张九龄。

    过程与方法:赏析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总结古人表达思念之情的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陈子昂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叫做即景抒情诗以及即景抒情诗所包含的内容;总结古人表达思念之情的方式。

教学难点:赏析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教学方法:朗读、鉴赏、背诵、讨论。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型:扩展阅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登幽州台歌

【导入语】

上课前先给大家讲个故事。陈子昂年轻时到京城长安闯荡,才学出众,却籍籍无名,心情十分郁闷。这一天,陈子昂在街上闲逛,忽然看见前面围了一群人,就凑上前去看热闹。原来是一个卖胡琴的,开价少于一百缗(mín)钱免谈。围观的人大都是“音乐发烧友”,他们议论纷纷,都说这把胡琴绝对是把好琴,只是价格贵得离谱,大家只能望“琴”兴叹。围观的人越来越多,陈子昂灵机一动,对卖琴人说:“我出一千缗钱,这琴我买了!”这时,围观的人纷纷咋舌,有人问陈子昂:“公子,您怎么出这么大的价钱买琴,看样子您一定是位乐坛高手,能否为我等演奏一曲呢?”陈子昂笑道:“这儿太吵闹了,想听我演奏乐曲的,明天中午到宣阳里陈府我的住处来吧。我在那里恭候各位大驾光临!”陈子昂说完,目不斜视地带着卖琴人走了。第二天中午,宣阳里胡同聚集了许多慕名而来的人,其中有许多长安的文人雅士、社会名流。陈子昂这才对众人说:“我乃四川陈子昂,从小就能诗善文,在家乡颇负盛名。然而到了京城之后,却不为人所知。我买的这个胡琴,只不过是乐工演奏的乐器罢了,根本就不是我的兴趣!”。说完,陈子昂在一片惊讶声中,将名贵的胡琴摔得粉碎,随即拿出自己的诗词文章,散发给客人们看。大家看看他的诗文,才思敏捷,工整巧妙,于是争相传诵。当天京城里所有茶馆和酒楼的客人都在议论着这件事,一夜之间,陈子昂便享誉京师,家喻户晓。不久,陈子昂便高中进士,官至麟台正字,右拾遗。

在唐朝有一种制度,要求参加科举的人在考试之前就把自己的文章传播出去,以获得较大的名声,为自己的高中加上一个比较大的砝码。从这件事可以看得出来,陈子昂是一个有见识有城府的人,他在这件事情上是一个聪明而有才华的年轻人在急于出名的时候做出来的正常行为。陈子昂如此的机敏,那他后来有没有得到重用呢?我们通过一首诗《登幽州台歌》来看看他的职场情况。【即景抒情诗】即景抒情诗:借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等景物,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的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笔下的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鉴赏要点:把握景物的特征和寓意,进而感受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意境: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主要内容:1、借景表达自己与众不同,厌倦官场,不愿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等感伤。表达客居他乡,怀友思亲的感情,或其他或喜或悲或忧的感情。3、描写自然景物,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作者介绍】陈子昂(661~702)唐代文学家。字伯玉,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武后重视,授麟台正字。后迁右拾遗。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被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38岁科辞官还乡,后被县令段简迫害,冤死于狱中。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其诗思想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张九龄、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都从中受到启迪。【写作背景】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训,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遗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译诗】向前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 向后看不到后世求才的君。想到天地的高远广袤,我独自感伤,泪水流下! 【鉴赏品读】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明确: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君主,象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政治抱负不能实现,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作者俯仰古今,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2、“念天地之悠悠”写出了空间的什么特点?明确:作者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寥廓绵长,天长地久,写出了空间的广阔。3、“独怆然而泣下”体现了什么?明确:作者面对悠悠天地,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孤寂。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小结】(见上文PPT图片)春江花月夜【导入语】初唐有一位叫张若虚的扬州诗人,他官职卑微,仅做到兖州兵曹的官职;他存诗极少,《全唐诗》仅存两首;但他诗名极高,被誉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这首“孤篇”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春江花月夜》。它曾被闻一多先生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张若虚虽然职位不高,职场失意,但他情场得意。据说太平公主曾延请张若虚给她的两个女儿武艳和武丽当私塾先生,当时张若虚五十多岁了,但他慈眉善目.憨态可掬,举止矫健,飘飘欲仙,眉宇间透露出一股灼人的灵气,谈吐中包含丰富的学识和机趣,令人折服。武艳大概16岁左右,倾服于张老先生的博学与才气,爱上张老先生了,于是两个人来了段荡气回肠的师生恋。后来,太平公主要把武艳许配给崔涤,武艳向张老先生诉苦,张若虚决定离开武艳,结束这段没有结果的感情。但在离开之前,两个人就偷吃禁果了。第二天张若虚卷铺盖逃走。等到武艳新婚过后,崔涤来向太平公主告状,说武艳已经不是一个女孩子了,太平公主准备找张若虚算账时,张若虚早已溜到扬州躲起来了。《春江花月夜》据说就是张若虚在离开武艳之前写给武艳的诗,现在我们来学习这篇张若虚写给武艳的情书。【字词、译诗】滟滟:波光闪烁的样子。芳甸:花草丛生的原野。甸,原野。如“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霰:雪珠。                         流霜:比喻流泻的月光。汀:水边或水中的平地。             纤尘:细小的尘埃。穷已:穷尽。                       但见:只见。青枫浦:地名。这里泛指离别地点。               胜: 能承担,能承受。扁舟子:飘泊江湖的游子。扁舟,孤舟。               徘徊:指月影移动。离人:指思妇。                                  玉户:指思妇居室。捣:反复捶击。                                  逐:追随。月华:月光。               光不度:意谓飞不过这片无尽的月光。度,越过。文:通“纹”,波纹。                     闲潭:幽静的水潭。可怜:可惜。                           碣石、潇湘:在此指天南地北。 乘月:随着月色。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哪个地方的春江没有明亮的月光呢?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空中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输送着流水。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能承受忧愁。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思妇的梳妆台。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也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去后又照过来。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愿意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鸿雁不停地飞翔,却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此二句写月光之清澈无边,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昨天晚上梦见花朵落在幽静的水潭上,可惜春天过了一半还不能回家。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望月怀远【导入语】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文人墨客,在月之中或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或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或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或抒写了他们的哲理思考。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诗人们借着那轮高悬苍空的明镜,洞彻肺腑地进行天地对读,自然与人情互释,内心与外界沟通,从而为后世诗词开发了一个韵味清逸而美妙绝伦的灵感源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体会张就龄笔下那一夜之间明月由生及落的生命历程吧.

[1] [2]  下一页

,《即景抒情诗四首》(登幽州台歌、春江花月夜、望月怀远、题李凝幽居)教案3
《《即景抒情诗四首》(登幽州台歌、春江花月夜、望月怀远、题李凝幽居)教案3》相关文章

tag: 望月怀远  登幽州台歌  抒情诗  ,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