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教案

《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教案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719  栏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标签: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教案,

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

陕西省佛坪县中学    王宝杰

[教学目的]:

1.巩固人物小传的特点,深化学习写作人物小传的活动。 

2.了解杨振宁的生平事迹,体味其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 

[教学重点]

1.巩固略读方法,提高略读效率;

2.牢固掌握人物小传的特点,深入练习人物小传的写作。

[教学难点]

学习熟记杨振宁基本事迹,练习提炼论点、运用论据的能力。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子》。这是一种新的传记类型——

人物小传。这种传记往往用不多的篇幅就大致描画出传主的生平事业轮廓,而不铺开描写传主事迹,且叙述中常常插入简短评论,对传主事迹的梳理总是扣紧基本的评价方向。这种文体,在报刊上经常出现,是介绍名人或新闻人物的“快餐式”传记。今天,我们就来上一顿文化“快餐”。

二、略读感知,紧抓核心信息:

这一课依然要训练大家的略读能力。所谓略读,就是粗略地快速阅读,它要求阅读者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阅读对象的基本内容,感知阅读对象的基本情感或观点。略读能力是一个人整体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效率的重要体现。但略读能力又不是囫囵吞枣地乱读,它还要求阅读者要在短时间里精准地把握内容要点。因此,这种能力是需要在学习中刻意训练的。下面,就请同学们集中精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快速把握文章核心信息。

1.引言部分能揭示文章中心的话是哪一句?

就是杨振宁的话:“今天,站在这里告诉你们这些事实,我沉重地体会到一个事实,就是我在不止一种意义上,是中国和西方的文化的共同产物。我一方面为我的中国血统和背景自豪,一方面将工作奉献给起源于西方的现代科学,它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2.杨振宁的家学渊源表现在哪些方面?

1)、丰富的国学基础;2)、在父亲熏陶下从小就树立了远大志向;3)中学时代就奠定了良好的数学基础。

3.杨振宁进入西南联大的重要一转是指什么?

报考的是化学系,没有读过高中物理的他却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更有兴趣,就毫不犹豫地转入了物理系。

4.西南联大当时的条件怎样?师生员工的表现又怎样?

当时正值战争时期,西南联大的生活条件和教学条件非常差。然而,极端恶劣的条件并没有压倒西南联大的师生员工,他们仍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和上下一致的爱国精神,来弥补物质条件的不足。

5.西南联大对杨振宁影响最大的两位老师是谁?

是吴大猷、王竹溪两位先生。是吴大猷先生激发他对研究物理学中对称问题的兴趣,导致日后取得辉煌成就。王竹溪是他硕士论文的指导老师,是王教授把他带进物理学这一引人入胜的领域。

-

6.王竹溪治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什么?

    他每涉猎一个新领域都要整理厚且工整的笔记,成为他历代弟子所“必读”。

7.在西南联大,杨振宁崇拜的国际物理界偶像都有谁,到美国后追寻的名师是谁?

有爱因斯坦、狄拉克和费米。

8.杨振宁到美国后的重要一转又是什么?这一转的原因是什么?

由实验物理学转到理论物理学方面。原因是他正视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自己的长处不在实验物理学而在理论物理学方面。

三、结合文章最后一部分“成功之路初探”,练习提炼论点、运用论据的能力:

从上述事迹中提炼论点,并以这些事实为论据说一段结构完整、思维严密的话。

教师提示:

论点一:从小打下良好基础是事业成功的前提。

论点二:要善于根据条件的变化修正自己不切实际的理想和人生方向。

论点三:艰苦条件能激发人的斗志。(或“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论点四:老师的悉心指导是学业有成的关键因素,至少可使人少走弯路。

论点五:勤记笔记是学业有成的重要方法。

论点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论点七:要想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就一定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做到扬长避短。

论点八:中西结合是科学研究的新思路。

四、作业:

1、从上述老师提示的观点中任选三个,各写一段结构完整、思维严密的话。(200字左右)

2、课外搜集一位你最敬仰的科学家的事迹和轶闻趣事,为写作本文类的人物小传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一、巩固人物小传特点,深化写作人物小传的学习活动:

本文这种人物小传,经常在报刊上可以看到,也可称之为人物特写。一般篇幅短小,往往只能从传主一生中选取几个重要的段落,特别是那些最能体现传主人格精神的事迹,通过这些闪光的“点”来勾画出传主的生平事业轮廓,也常常穿插一些能抓住人物性格、心理特征的“特写镜头”,用简洁的文字,做生动的描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就来练习写这种人物小传。

二、如果你是一名记者,采访到如下关于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袁隆平人生路上的几个重要生活片断,请你为某媒体写一篇关于袁隆平的人物小传。 

1、曾有不少人问过袁隆平:现在大家称您为“杂交水稻之父”,当初,您为什么学农,为什么走上研究杂交水稻这条路的呢? 

袁隆平回答:“学农缘于一次偶然:小学一年级时一次郊游,老师带我们到一个私人园艺场去参观,我看见树上的桃子红红的,葡萄一串一串的,花也很漂亮;正好那时,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上演,影片里有一个镜头,窗外就是葡萄什么的,这些印象叠加起来,我感觉田园确实太美了,就想长大后学农,如果那时老师带我们到真正的农村去看,又苦又穷又脏,那我肯定不会学农了。”其率真的回答,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和笑声。 

因为儿时的这个愿望,高中毕业后,袁隆平考上了重庆相辉学院(后改名为西南农学院)。1953年,袁隆平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成了一名教师。 

因为这个偶然的选择,至今,袁隆平已在田间忘情忙碌了50多载了。 

2、我如果不在家,就一定在实验田;如果不在实验田,就一定在去实验田的路上。这是袁隆平说过的一句广为流传的话,这当然也是他真实的生活写照。 

袁隆平的第一块实验田在安江农校,在该校的中古盘7号田内。1968年4月30日,700多株不育秧苗,被袁隆平与助手们小心翼翼地插入这块田中。然而,18天后的夜里,这些不育秧苗被全部拔除,不知何人所为。 

为了加速繁殖不育秧苗,袁隆平把目光投向了日照时间更长,气温更适宜的南方。广东、海南、福建……不少适于耕种杂交水稻的地方都开辟了他的实验田,田埂上、小路间都留下了袁隆平的足迹。 

1979年5月,美国著名的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访华,农业部种子公司送给他1.5公斤杂交水稻。威尔其带回国,当年就试种,立即获得增产。到2005年,美国耕种杂交水稻80万亩,平均亩产超过600公斤,比当地良种增产25%—35%以上。 

在越南,到2005年,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近1000万亩。而在菲律宾、印尼、孟加拉、巴基斯坦、厄瓜多尔、几内亚等一些国家,均已开始试种杂交水稻。 

但袁隆平仍然很“贪心”,他想把杂交水稻推广到台湾。 

从研究杂交水稻至今,袁隆平在实验田里究竟花费了多长时间,恐怕谁也没有统计过。 

袁隆平的第一位助手——湖南省农科院高级研究员尹华奇,从1966年开始跟随袁隆平,至今已逾41年。他向记者推算:袁老师从上个世纪1960年代至今,应该至少干了90年的活。为什么如此说呢?老尹解释:按照湖南的水稻生长规律,一年只干半年活。而袁老师同时把实验田设到了南方各地,所以袁老师一年至少干了两年以上的活。 

3、所谓“野败”,全称是“花粉败育野生稻”,它是一株野生稻。 这株野生稻是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发现的,地点在海南南红农场附近的沼泽里。 

1970年11月23日上午,这两人在这片沼泽里发现了一片野生稻。在观察中,两人发现了3个雄花异常的野生稻穗,显然是由一粒种子发育而成。经袁隆平确定,这确是一株雄花败育的野生稻。大家都兴奋不已。 

原来,上个世纪50年代的经典理论认为:“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没有杂种优势。”但袁隆平却始终向权威挑战,坚信水稻的杂种优势,走向了对杂交水稻的摸索之路。 

当时三系杂交稻的理论已经成型,缺乏的是实际中的配套。所谓“三系”,即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而要达到三系配套的目的,就必须解决第一代杂交种子这个难题。三系中,保持系、恢复系在寻常水稻品种中可以找到,但雄性不育系的种子却难以寻到。 

现在,终于找到了它,就像焦虑的周瑜等来了东风,师徒3人怎不欢欣鼓舞呢?1972年,我国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二九南1号”出世了。第二年,三系配套全面成功。1976年,杂交水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产量比常规稻增产20%,袁隆平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水稻杂种优势成功地应用于生产的人。 

1995年,在三系水稻基础上,两系水稻研究成功。 

两年后,67岁的袁隆平又发起了向超级稻的进攻,目前亩产已超过800公斤。


,《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教案
《《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教案》相关文章

tag: 杨振宁  中西  ,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