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教学设计七
《推敲》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用“即使······也······”造句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幽居 皎洁 吟哦 妥帖 宽恕莽撞
冲撞 簇拥 仪仗队 犹豫不决
2、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推敲”一词还有一段来历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读读着个故事。
3、问: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是讲“推敲”这个故事?
(2——7)
二、 细读2—7自然段
1、细读第二自然段
(1)出示挂图说说图意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2)、指导朗读这句话
(3)、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从“拜访、找了好久、才、把一首《题李凝幽居》的诗留了下来”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的友情非常深厚)
(4)、练读这一 自然段
(5)、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2、细读第三自然段
(1)、出示图画问:图上画了谁?正在干什么?(贾岛骑着毛驴,一副思考的样子,只见他右手拉着缰绳,左手正做着“推”的动作,看上去很可笑)
(2)、出示句子:
A、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B、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推门、敲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指名读并说说哪一句好?好在什么地方?
(一边···一边··· 不知不觉就把贾岛斟酌字句时候的那种认真专注的样子形象地写出来了)
指导朗读第二句话(把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读出来)]
(3)、自由练读这一段
(4)、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3、细读4—6自然段
(1)、分组讨论,提出要求:
A、 自由读,边读边想:当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行人怎么样,贾岛有是怎么样?他为什么会这样?
B、 读后讨论
(2)、全班交流韩愈“迎面而来”,路上行人纷纷避让,而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完全沉浸在创作之中,对韩愈的到来浑然不知,不知不觉闯进了仪仗队。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韩愈的话用责问的语气读,贾岛的话用诚恳的、请求原谅的语气读自由练读,分角色朗读
4、细读第7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韩愈对贾岛冲撞仪仗队的态度
(2)、仔细读读韩愈的话,理解其中的意思韩愈为什么说用“敲”字更好一些?
出示: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敲门
(敲是有礼貌的行为)
(www.lexue88.com www.lexue88.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推敲)
师:下面我说上半句,你说下半句。
不好,下雨了,教室的窗子没关,即使我摔倒了,我也要————————————
师:我是个爱劳动的人,即使我功课再多——————————。
生:我也会妈妈分担家务。
师:我说下半句,你说下半句。风很猛,雨很大,————————————我也要到车站去接妈妈。
生:即使我淋湿了,我也要到车站接妈妈。
(请两名学生在黑板造句,其他小朋友在下面造)
生:妈妈生病了,即使――――――,也要――――――
师:我很着急,没有人送她上医院怎么办了?即使风再大,我也要把她送到医院里去。
师:还有什么原因?
生:(读起来声音响亮,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年个宁静)
(3)、贾岛听了有什么反应?(连连点头)
(4)、练习朗读
(5)、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过渡:同学们,读完了这个感人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
三、齐读第8自然段
师:我也有几句话想请你们推敲推敲,出示书后的练习4,让学生推敲一下
同学们真棒,下面我还有几句话,你能听出里面的毛病吗?
我问:妈妈你在干什么?妈妈回答我:我在冰箱里找东西呢!
生:我在厨房里找东西呢!
师:是要从冰箱里拿东西呀!
生:我要从冰箱里拿东西。
师:我的家住在白玉兰小区。
生:家怎么住在白玉兰小区呢?应该是我住在白玉兰小区。
师:如果一定要把家放进去呢?
生:我家住在白玉兰小区。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好文章是推敲出来的,修改出来的,希望同学们今后在写作时要多向贾岛学习,要细细推敲。
四、 作业
1、熟读课文
2、造句:即使······也······
3、修改病句(略)
(www.lexue88.com www.lexue88.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推敲)http://www.shiy.net/blog/user1/aoxuehanmei/archives/2006/6344.html
,《推敲》教学设计七
tag: 教学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