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十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十

11-07 14:58:54   浏览次数:473  栏目: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十,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设计理念:以读为本,层层深入,读中悟情,读中悟法,在对语言文字的品读中揣摩文章通过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特点的表达方法,感悟法布尔

对昆虫的痴迷,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要求: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典型事例,揣摩语言文字,感悟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3、学习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概括小标题。
4、了解课文通过描写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5、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初识人物
1、请你根据老师的描述,猜猜他是谁?
1823年12月20日,他出生在法国南部一个名叫圣·莱昂的小村子里。他从小就与昆虫结下了不解之缘,孜孜不倦地观察他们,研究他们,执着

地与昆虫相伴了一生,写下了举世闻名的著作——《昆虫记》。
2、他是谁?这段描述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板书,读:法布尔
(设计意图:“根据我的描述猜猜他是谁”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幸运52”经典游戏节目,此环节以游戏导入,课始趣生,使学生在专注饶有兴

致的倾听中迅速对人物形成整体感知。)
4、 关于法布尔,你还了解些什么?把你认为有价值的信息简要地告诉大家。
(设计意图:“收集、交流信息”假如无限制地旁逸斜出,势必削弱对文本的学习,成为资料展示课,“有价值的”,“简要地”意在促使学

生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内化,敏锐地抓住要点,进行表达。)
5、课件呈现法布尔雕像。(特写镜头为两个鼓鼓的衣袋)揭题,读题。
二、整体感知,把握主旨
1、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完后想一想:法布尔是个怎样的人。
2、  学习生字新词
读准:鸟栖虫居  小溪纵横 中毒 垃圾 宫殿
指导书写:溪   察   毒
重点理解:鸟栖虫居   责骂(与“责备”比较)
3、  交流:你觉得法布尔是个怎样的人?
相机板书“着迷”“迷恋”“痴迷”。
4、  区别三个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指导读好三个词
(1) 因为喜爱而入了迷,这是——(着迷)
(2) 深深地爱着,遇到阻挠也决不放弃,这是——(迷恋)
(3) 迷恋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这是——(痴迷)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扎实而有效地体会词语的分寸感,蕴含的情味感,是训练、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同时,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迅

速把握关键词“痴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提领而顿,自然能百毛皆顺,促使学生思维的触角深入到文本的内核。)
5、  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个典型事例来突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6、  交流,指导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概括小标题。
(1) 找纺织娘。
(2) 捉小甲虫
(设计意图:概括能力是思维能力的核心,语文学科能力应该以概括能力为基础,指导学生“简要地概括一件事”直至“准确地概括小标题”

,落实了对概括能力的培养,有效地把书“读薄”。)
三、潜心会文,感悟“痴迷”
1、从两件事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件,看哪些具体的描述让你真切地感受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圈点,批注。
2、 交流指导品读“捉小甲虫”(对“满载而归”的“甜”,“无奈地扔掉小宝贝”的“难过”等内容,交流中作略处理)
3、重点品读片断(一)
屏幕显示文字:
有一次,法布尔正在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一切,忽然,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在他眼前掠过。“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

敏捷地捉住了它。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法布尔高兴极了。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

,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1)“嗬!真漂亮!”(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人物内心的惊喜、赞叹、喜爱,感悟“痴迷”)
(2)“……放……包……装……好好欣赏。”(用推想法引导进行品读)
a、仔细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b、仔细听,也许你还能听到法布尔对这个小宝贝说些什么?
c、小结:当你想到了这些,眼前的这一段文字就变成了一幅幅感人的画面,我们才把书读厚,品出了文章的味儿。
d、指导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从课文语言入手,利用对“放”“包”“装”“欣赏”这些动词的诠释,调动学生记忆的各种表象,引发学生的再造想象,不仅

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再造想象力,在想象中强化感受,促使感知转化为深刻的感悟。)
4、指导品读“找纺织娘”
(1) 自由交流,引导点拨
(2) 重点品读片断(二)
屏幕文字:
“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妈妈一看,儿子的手里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三天前,法布尔就

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a、 品读“终于”,从这个词中你读懂了什么?
(寻找时间长;收获的不易;找到后的兴奋……)
b、语言渲染,激发情感
整整三天了,法布尔一直在苦苦寻找。也许,他从清晨一直找到了傍晚;也许,明月星光下,他还在静静地守候,细细地寻找。现在,他终于

找到了这只会唱歌的虫子!假如你就是法布尔,你兴奋吗?自豪吗?
读法布尔的话:“妈妈,我找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c、创设情境,个性化朗读
(www.lexue88.com
www.lexue88.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装满昆虫)
此文转载
(师扮演母亲)描述: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妈妈忙完了一天的农话,正要回家,突然发现法布尔不见了!妈妈边跑边呼喊:“法布尔

,孩子,你在哪呀!”
妈妈都急坏了,快回答我——
也许你在离我很远的地方,远远地告诉我——
也许你突然从我身边的草丛里冒出来——
也许你还会手舞足蹈地告诉我——
d、小结:不同的理解就有不同的朗读,但不同的朗读表达的是同样的情感——痴迷。
(设计意图:以“终于”一词为切入点,细细揣摩,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积淀语感,加深理解感悟。情境的创设,个性化的朗读,使课堂情趣

盎然,对“痴迷”的感悟更深。)
5、拓展阅读,深化理解
(1) 速读补充材料,交流: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l       材料一:
一天,法布尔来到皇宫,与许多科学界名流接受皇帝接见。尽管谈话只有五分钟,他却觉得十分难挨。一般人把与皇帝交谈看作无上的荣耀,

可法布尔却只想尽早离开。他拒绝担任教育王子的宫廷教师,婉言推开了唾手可得的高官厚禄。他说:宫殿虽然比我的农舍富丽堂皇得多,但

乡下的空气要比那新鲜得多!我宁愿终身和昆虫为伴!
l       材料二:
为了钟爱的科学,法布尔终生贫困。1915年5月,91岁高龄的法布尔在家人的扶持下,坐在椅子上,最后一次巡视他钟爱的“荒石园”……临死

前,他看到阳光下飞舞的小虫子还恋恋地说:“希望投胎转世后,我仍能继续研究你们。”
(2) 深化认识:这是一种怎样的痴迷(感人,执着,令人不可思议的……)
(3) 小结:正是这种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引读课文最后一段)
(4) 读达尔文对法布尔的评价——“无与伦比的观察家!”
读鲁迅对《昆虫记》的评价——“一部有趣、有益的书。”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深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本环节中提供的资料拓展了文本的内容,使学

生产生了深切的体验和感受,深化了对课文内蕴的领悟,同时,由课内延伸至课外,对《昆虫记》形成了强烈的阅读期待,为课后的观察,练

笔也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四、升华情感,总结全文
1、(课件呈现法布乐雕像)当我们再次面对这尊雕像,面对两个鼓鼓的衣袋,你觉得这两个鼓鼓的衣袋里装满了什么?(梦想、痴迷、向往、

留恋、奥秘……)
2、交流:课题好在哪?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与作者、文本进行深层次对话的基础上,多元解读“衣袋”,对课题的命名之妙的理解便水到渠成,避

[1] [2]  下一页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十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