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短篇小说欣赏短篇小说欣赏《家庭女教师》教辅

短篇小说欣赏《家庭女教师》教辅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106  栏目:短篇小说欣赏
标签:短篇小说欣赏大全,http://www.lexue88.com 短篇小说欣赏《家庭女教师》教辅,

《家庭女教师》:向内心世界掘进

一、课文解读要点

  《家庭女教师》选自茨威格小说集《最初的经历——儿童国度里的四篇故事》(1911年)。它讲述了一个家庭女教师被贵族青年奥托引诱然后被抛弃的故事。此类故事,在19世纪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中屡有表现,并非新鲜的题材。但到了茨威格的手里,小说却给了读者意想不到的体验。这是由于茨威格采用了不同寻常的视角,以一对姐妹——两个十二三岁女孩的眼睛来观察事件的发展,并表现了姐妹二人在发现事情真相的过程中所不可避免地受到的心理冲击。事件的发展与女孩们的内心变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对《家庭女教师》的解读可以两姐妹的心理变化为线索。从她们心理的变化来体会家庭女教师命运的变化。在小说中,两姐妹一共发出了五次“可怜的小姐”的感叹。这五声叹息,把姐妹两人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串联起来,环环紧扣,层层推进。随着这五声叹息,事件也越来越接近真相,在小说的结尾,情节与读者的内心体验一起达到了高潮。

    开篇从两姐妹的对话中知道家庭教师这几天常偷偷地哭,引起她们的好奇。从对话里读者可知奥托在接近小姐,天真的小孩以为小姐正陷于恋爱中,但又对其哭泣迷惑不解。文中出现了两次“可怜的小姐”。这是一种困惑与惋惜,她们心里很喜欢家庭女教师,为其行为而担忧。

    姐妹俩开始了侦探过程,她们配合偷听到小姐伤心的原因,原来是她有了奥托的孩子,而奥托推卸责任并躲避她。这对姐妹俩的心灵是一个撞击。天真的她们以为结过婚的女人才会有孩子,完全不知道未婚先孕及贵族引诱少女等社会丑闻。在对事情的好奇与窥探中,她们提前对周围的社会有了深入的了解。第三次出现的“可怜的小姐”,寄托了姐妹俩对家庭教师的同情与感觉到的悲伤。

    姐妹俩对奥托的懦怯与逃避感到愤怒,她们看到小姐悲哀而平静的神态,心里被这种不平等的现实伤害了:“她们不玩、不笑,眼睛失去了活泼开朗、无忧无虑的光彩。" “她们不再相信别人跟她们说的话,在每句话里都闻出谎言和计谋的味道。”“她们成天东张西望到处偷听,窥探别人的一举一动,注意人家脸上肌肉的抽动、说话语气的变化。”“她们拼命想从自己的肩膀上摆脱这些秘密织

成的黑暗的罗网,或者至少透过一个网眼向现实世界投去一瞥。那种孩子气的信念,高高兴兴、无忧无虑的盲目性已经从她们身上脱落。”“自从她们知道,身边尽是谎言,她们也就变得坚韧而有心计,甚至变得诡诈起来,善于说谎。”从这里可见儿童的纯真和信任已被成人的虚伪、谎言伤害了。她们孤立无援,没人救助这种心灵的伤害,她们内心的善良和爱依然保留给家庭教师,第四次“可怜的小姐”,标明她们开始体会到小姐内心受到的屈辱。

    当女主人发现家庭教师的秘密后,斥责并且解雇了她。两姐妹“第一次不知怎的感觉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况,第一次敢于对自己的父母感到一种类似愤懑的情绪”。她们憎恨母亲的冷酷无情,同情小姐的孤独无助。第五次出现“可怜的小姐”,已暗示着诀别。她们朦胧中似在悲叹自己的命运,发现了社会的残酷,对作为女人无权掌控自己命运的理解与悲叹。儿童的纯真让人感动,她们同情家

庭女教师,决定用自己的零花钱买礼物送给她。“她们把自己的扑满取来,一个子不拉地把她们攒到的钱都倒在一起。一想到她们还能向小姐表示她们无声的、真心诚意的爱情,她们心里又高兴多了”。然而小姐的出走彻底破坏了她们的纯真。她们明白了小姐悲惨的命运,也明白了周围的成人的欺骗和谎言。她们从欢乐安适的童年时代一下子掉进了万丈深渊。“谁也接近不了她们,通向她们。心灵的通道已经阻断,也许多少年都不会畅通”。“从昨天起,她们就已经不再是孩子了”。她们提前面临了人生:“这个人生像座阴森森的树林,矗立在她们面前,昏暗、逼人,可是她们得去穿过这座森林”。童真被破坏,性格被扭曲了。

    小说的叙述视角非常独特,从儿童的眼光观察社会,女教师的悲惨遭遇是两个女孩从天真无邪到忧郁冷漠的转折点,女教师的痛苦使她们过早地感觉到现世的冷酷与人心的卑劣。作家把一种饱含着痛苦、怜悯、恐惧和愤怒的激情,一种摇撼心灵的激情深埋在读者心中。《家庭女教师》里的心理描写方法别具一格。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迅速地捕捉人物最富于孕育性和生发性的动人瞬间,用凝练的白描将其精确完美地表现出来,如对女教师或奥托的神情、两姐妹的一句话或母亲的动作等,表达出深刻的意蕴。

    例如:第108页,姐姐告诉妹妹,女教师有了奥托的孩子。“妹妹像闪电似的吓了一跳,”这表现了妹妹莫大的好奇心,也反映了一个女孩天真、幼稚、单纯的心理。她以为只有结过婚的女人才会有孩子,小小的年龄并不明白世间的现实。再如:第110页,“在最近一个时期,小姐完全变了样子。有时候,一个女孩子跟她说话,她就一哆嗦,好像从睡梦中惊醒。她的目光也总要先彷徨片刻,

才从远方慢慢地收回来。她常常一连坐上几个小时,呆呆地望着前方出神”。这一“哆嗦”把可怜的姑娘的忧虑复杂、悲苦凄凉的内心显示出来,她爱奥托并委身于他,然而那是一个伪君子,玩腻之后就抛弃了她。她深感痛苦而又无能为力,她担忧一旦事发就会被女主人赶走,并将受到世人的歧视和屈辱。这种恐惧、忧虑和痛苦的心情通过“一哆嗦”尽显其中,更衬出女教师被侮辱被遗弃的悲哀。

此类细节描写在文中俯拾即是,简洁含蓄,耐人深思。

    资产阶级的虚伪、道貌岸然和冷酷,从而也揭示了普通妇女在当时的社会受到的歧视及摧残。文中更深刻地是表现儿童内心的纯真所受到的伤害与摧残。她们过早地认识到社会的残酷与现实,失去了美好的纯真与信任。这种对儿童心灵的创伤的揭示令人深思。小说选材摄取于日常生活中的小人物的生活和命运,从心理的角度再现人物思想、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斗争,悲哀和痛苦,欲望和憧憬。

    茨威格擅长细腻的人物心理分析。他极少用内心独自方式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而是像画家一样,敏锐而精细地捕捉人物瞬间即逝的外部表象或感觉,抓住其举手投足间的某一顷刻,来展示其最隐秘的思想感情和微妙的精神世界。本篇小说正是运用了这种“寓丰富于瞬间”的心理描写手法。

  

二、“欣赏·探究·练习”解说

    1.第一题的参考解答:

    女教师的悲惨遭遇是两个女孩从天真无邪到忧郁冷漠的转折点。

    (1)开篇两姐妹发现家庭教师的异常神情,常常偷哭,她们觉得很困惑,这时她们的心理是孩子的好奇与纯真。

    (2)接着她们偷听女教师与奥托的对话,知道小姐有了孩子而奥托试图逃避,心里充满了同情和怜悯。

    (3)再接下去得知奥托要离开,推卸责任且躲避女教师,心理开始有了变化。姐妹俩对奥托的懦怯与逃避感到愤怒,“她们不玩、不笑,眼睛失去了活泼开朗、无忧无虑的光彩”。“她们不再相信别人跟她们说的话,在每句话里都闻出谎言和计谋的味道”。“她们成天东张西望到处偷听,窥探别人的一举一动,注意人家脸上肌肉的抽动、说话语气的变化”。“她们拼命想从自己的肩膀上摆脱这些秘密织成的黑暗的罗网,或者至少透过一个网眼向现实世界投去一瞥。那种孩子气的信念,高高兴兴、无忧无虑的盲目性已经从她们身上脱落”。这一步是关键性的变化。她们失去了孩子气的天真和无忧无虑。  

    (4)但是她们把内心的善良和爱依然保留给家庭教师,并且开始体会到小姐受到的屈辱。当母亲发现小姐的秘密并斥责解雇她后,知道真相的两姐妹对母亲充满了憎恨。小姐的出走彻底破坏了她们的纯真。她们明白了小姐悲惨的命运,也明白了周围的成人的欺骗和谎言。她们从欢乐安适的童年时代一下子掉进了万丈深渊。“谁也接近不了她们,通向她们心灵的通道已经阻断,也许多少年都不会畅通”。她们提前面临了人生:“这个人生像座阴森森的树林,矗立在她们面前,昏暗、逼人,可是她们得去穿过这座森林。”她们不再信任别人,变得忧郁痛苦。童真被破坏,性格被扭曲了。

    2.第二题的参考解答:

    小说的结局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象。女教师的命运将会很悲惨,在贵族社会,她不会得到理解,她的名声将被败坏。她面临着两条路,一是选择死亡以解脱屈辱,二是离开贵族社会,把孩子生下来  养育,自此生活很困难。或者选择堕落。托尔斯泰《复活》、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的女主角正是如此。各人的理解不尽相同,言之有理即可。

[1] [2]  下一页

,短篇小说欣赏《家庭女教师》教辅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