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煽风点火》备课资料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煽风点火》备课资料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828  栏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标签: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煽风点火》备课资料,
齐国君臣的反应,结果这个口风一放出来,齐厉王的母亲纪太后是勃然大怒,不同意。她说齐厉王已经有了王妃,也有了其他的嫔妃,根本不需要什么王后啊嫔妃啊。再说了,来提亲的这个徐甲是个什么人?是齐国最穷的一个人,最后没有办法他净身做了宦官,他算个什么东西?至于那个主父偃还想捎个夹带,把自己的女儿夹带着进来,完全拒绝了。这一下这个徐甲的差事就办砸了,办砸了这个差事以后徐甲就觉得没法回话,回去就跟王太后说了一番谎话,他说这个事齐王已经答应了,他说只不过我有点儿担心,我怕出现燕王那样的事件。燕王事件是个什么事件呢?这个燕王叫刘定国,燕王和他的女儿还有他的姐妹也是乱伦,这件事情是被主父偃告发的,告发以后燕王被杀,这个燕国被撤销。他暗示王太后,齐王虽然已经答应了,但是我担心出现燕王那件事情,言外之意是告诉王太后齐厉王有乱伦之事,所以王太后一听就下令今后绝不要再提嫁到齐国去的事情。这个事就了了。

画外音:在王太后看来,外孙女没有嫁给齐王没有关系,皇太后的外孙女肯定是不愁嫁的,但是主父偃攀龙附凤的如意算盘却泡了汤。按理说齐王如此淫乱,女儿不能进宫也是免得往火坑里跳,可是主父偃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他却偏偏不这样认为,而是从此对齐王怀恨在心,决心一定要报复齐王。但是齐王毕竟是堂堂大汉的诸侯王,是皇亲国戚。主父偃再得宠也不过是个小小的臣子,主父偃能够顺利地扳倒齐王吗?有着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允许主父偃在他的眼皮底下公报私仇吗?

主父偃就觉得齐厉王很不给面子,他就下手了,他要下手做齐王的活。他怎么做呢?他就给汉武帝说了,首先说齐国富有,说齐国的都城临淄这个地方人口众多,每一天光贸易交税税额就达千金,这么一个富庶的地方如果不是皇帝的亲儿子、亲弟兄,不能让他在这里做诸侯王。这个是第一点,这是用利来引诱汉武帝。接着他又说,齐国这个君你想想他在吕太后的时候就曾经叛乱,吴楚七国之乱的时候,齐孝王也想叛乱,现在的话又出现乱伦的事件,说这个事件是非查不可。说完以后,汉武帝答应了。汉武帝就派主父偃去做齐国的国相,查这个案子,主父偃这样一来就得了尚方宝剑到齐国去了。主父偃这次去查齐王其实是想报自己的一箭之仇,是想挟私怨报仇,主父偃一到任就查得非常紧。他首先查什么呢,查那些领着齐厉王到他姐姐住的地方去的宦官,那个宦官不是把齐厉王领到他姐姐住的地方吗,这样才产生了姐弟恋,就查这个宦官。而且让所有的人在供词中间都要把齐厉王牵扯进去,这样一来齐厉王害怕了。他因为知道前面有一个燕王的事件,齐厉王年龄了比较小,才做了五年的君,胆子又小,又没经过事,这一吓,喝药了,自杀了。再加上他当了五年君年龄小没有后代,没有儿子,他这一死没有后代,齐国被撤销了,就并入了中央政府,这样一来主父偃就被夹在中间了。你想想,状是主父偃告的,案子是主父偃查的,人是在主父偃当国相的时候死的,主父偃一下子就成了齐厉王自杀的直接责任人,你怎么推辞都推辞不掉,他成了直接责任人。其实在这件事情中间,麻雀没有变成凤凰,未尝不是一种解脱啊。人们常说,得饶人处且饶人,悬在别人头上的利剑也许会落到自己头上,这些地方主父偃都没有想到,他只想着去查齐厉王,没有想到齐厉王自杀,齐厉五的自杀就给主父偃带来了一个大麻烦。

画外音:主父偃一心只想着去报复齐厉王,没想到一下子就把大汉的一位诸侯王给活活逼死了,主父偃马上被推到了一个很微妙也很危险的处境,他成了齐厉王自杀的直接责任人,成了凶手。另一方面,齐厉王的自杀也让其他诸侯王人心惶惶,因为当时不仅燕王和齐王有乱伦的丑事,在其他的诸侯王家中也有乱伦的事发生。燕王和齐王都是因为主父偃的告状而惨死,其封地也被收回中央,所以其他诸侯王是人人自危,对主父偃是又怕又恨,身处险地的主父偃树敌颇多,等待着他的又将是什么呢?

就在主父偃飞黄腾达之后,主父偃就开始揭发燕王,揭发齐王,做了这些事情。当然,他做了揭发燕王、揭发齐王这些事情以后,因为主父偃文笔很厉害,所以当时很多人都很害怕他,都害怕主父偃的文章。但是因为主父偃在朝中,当时也没有人敢告他,其实对主父偃最恨的人是赵王,因为赵王的家里也有乱伦的事。这个时候诸侯王中间好像有点道德的沦丧吧,你看燕王是跟自己的女儿、姐妹发生乱伦,齐厉王是跟他姐姐乱伦,赵王的太子呢也是跟他的姐姐妹妹乱伦,赵王也害怕被揭发,所以赵王想找机会赶快把主父偃扳倒。恰巧这个时候,汉武帝派主父偃到齐国去做国相,他一离开中央政府,赵王立即告状,因为他在那儿赵王不敢告,他一告主父偃的嘴很厉害的。等主父偃一离开,立即告状,这一告状,汉武帝一听说以后立即就把主父偃给抓起来了。告什么状呢?两条:一条是受贿,再一条谋害齐王。告他两条罪状,但是主父偃只承认受贿,不承认谋害齐王,但是赵王这个告状一下子让主父偃进了监狱。

画外音:主父偃虽然被关进了监狱,但是他一直不承认谋害了齐厉王,据《史记》和《汉书》的记载都是“上欲勿诛”,就是汉武帝其实并没有真的想杀主父偃,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主父偃最终惨死呢?主父偃当时也算得上是一代名人,在朝为官也不是一天两天,虽然丞相公孙弘此时肯定是不会替主父偃说好话的,但是为什么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主父偃求情呢?

其实进监狱这个时候主父偃还是有翻身的机会的,但是主父偃这个人呐有毛病,我们现在都知道有一句非常有名的成语叫“倒行逆施”,都知道这个成语,其实这个成语就是主父偃说的,但是原话不叫“倒行逆施”,叫“倒行暴施”,也就是说主父偃在他权力的顶峰他不断地告状,告这个告那个,甚至把诸侯王都告倒,把大臣告倒,这个时候就有人劝主父偃,说你太横行霸道了,结果主父偃说了一句什么话呢?主父偃说,他说我从结发游学以来,四十多年不得志啊,你知道我这四十多年北漂的生活怎么过的,受了多少窝囊气,到哪儿哪儿不待见,走哪儿人家都讨厌我,我四十多年的罪,我好不容易熬出头来了,这是第一。第二,我这个不受礼遇到了什么程度?我爹我娘不认我这个儿子,我的兄弟们不把我当作自己的骨肉,我的宾客们都弃我而去,就是我主父偃活到今天还没有尝过什么叫温情,所以主父偃最后说了这么几句话,他说“我阨日久矣”,他说我四十多年穷困的日子太长了,且丈夫就是男人啊生不五鼎食,死当五鼎烹。这五鼎食就是我活着的时候如果不是吃着满桌的酒席的话,那么我死的时候就是五鼎烹,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所以我现在到了这个程度了,我就不顾一切了。而且我现在这个年龄也大了,所以我就要倒行暴施。主父偃这个人在做人上很直爽,有什么说什么,他不像公孙弘,但是主父偃这套做派不好,很不受人们喜欢,他和那个社会的主流舆论不一致啊。所以主父偃受了四十多年的穷,一旦他得势怎么呢,疯狂地敛财啊,疯啊,谁送他都收,谁送他都敢收。再一个,到处树敌,上至诸侯王,下至大臣,见谁告谁,见谁写谁的奏章,到处树敌。而且还有个很典型的例子,主父偃到齐国去做国相的时候,因为他当年在齐国很不受重视啊,他后来以国相的身份到齐国去的时候,齐国有些人不远千里去迎接他,结果主父偃怎么办呢?主父偃到了齐国把他的哥哥,他的弟弟,他的宾客,他的故交,他的朋友都召集过来,说当年你们都看不起我,现在我升官了,你们跑一千多里地去迎接我,这样吧,我们也有过一点儿交情,我也不会一点表示也没有。拿出来五百金往地下一洒,你们捡吧,从此以后我们断交。散金断交,不再来往,主父偃是给自己一点退路都不留,主父偃是那个得志便猖狂的人,所以啊,人你一旦飞黄腾达,你是睚眦必报,还是既往不咎,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气量,但是在冥冥之中似乎也牵引着个体命运的轨迹,人还是做得大度一点为好。所以齐厉王的自杀,赵王的告状,汉武帝的抓捕,让主父偃一下子变为了阶下囚。但是这个时候,汉武帝并不想立即杀个主父偃,因为主父偃毕竟是个很有才干的人,而就在这个时候,担任御史大夫的公孙弘出面了,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御史大夫是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员,公孙弘出来了。公孙弘出来说了两句话,说如果不杀主父偃,你没有办法向天下人交待。所以,公孙弘的这个罪恶之手,公孙弘的这满嘴毒牙,伸向了主父偃。他能够躲过公孙弘对他的下手吗?汉武帝会不会听从公孙弘的意见呢?请看下集《借刀杀人》。


上一页  [1] [2]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煽风点火》备课资料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煽风点火》备课资料》相关文章

tag: 资料  中学  江苏省  连云港市  灌云县  ,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