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外音:在王太后看来,外孙女没有嫁给齐王没有关系,皇太后的外孙女肯定是不愁嫁的,但是主父偃攀龙附凤的如意算盘却泡了汤。按理说齐王如此淫乱,女儿不能进宫也是免得往火坑里跳,可是主父偃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他却偏偏不这样认为,而是从此对齐王怀恨在心,决心一定要报复齐王。但是齐王毕竟是堂堂大汉的诸侯王,是皇亲国戚。主父偃再得宠也不过是个小小的臣子,主父偃能够顺利地扳倒齐王吗?有着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允许主父偃在他的眼皮底下公报私仇吗?
主父偃就觉得齐厉王很不给面子,他就下手了,他要下手做齐王的活。他怎么做呢?他就给汉武帝说了,首先说齐国富有,说齐国的都城临淄这个地方人口众多,每一天光贸易交税税额就达千金,这么一个富庶的地方如果不是皇帝的亲儿子、亲弟兄,不能让他在这里做诸侯王。这个是第一点,这是用利来引诱汉武帝。接着他又说,齐国这个
画外音:主父偃一心只想着去报复齐厉王,没想到一下子就把大汉的一位诸侯王给活活逼死了,主父偃马上被推到了一个很微妙也很危险的处境,他成了齐厉王自杀的直接责任人,成了凶手。另一方面,齐厉王的自杀也让其他诸侯王人心惶惶,因为当时不仅燕王和齐王有乱伦的丑事,在其他的诸侯王家中也有乱伦的事发生。燕王和齐王都是因为主父偃的告状而惨死,其封地也被收回中央,所以其他诸侯王是人人自危,对主父偃是又怕又恨,身处险地的主父偃树敌颇多,等待着他的又将是什么呢?
就在主父偃飞黄腾达之后,主父偃就开始揭发燕王,揭发齐王,做了这些事情。当然,他做了揭发燕王、揭发齐王这些事情以后,因为主父偃文笔很厉害,所以当时很多人都很害怕他,都害怕主父偃的文章。但是因为主父偃在朝中,当时也没有人敢告他,其实对主父偃最恨的人是赵王,因为赵王的家里也有乱伦的事。这个时候诸侯王中间好像有点道德的沦丧吧,你看燕王是跟自己的女儿、姐妹发生乱伦,齐厉王是跟他姐姐乱伦,赵王的太子呢也是跟他的姐姐妹妹乱伦,赵王也害怕被揭发,所以赵王想找机会赶快把主父偃扳倒。恰巧这个时候,汉武帝派主父偃到齐国去做国相,他一离开中央政府,赵王立即告状,因为他在那儿赵王不敢告,他一告主父偃的嘴很厉害的。等主父偃一离开,立即告状,这一告状,汉武帝一听说以后立即就把主父偃给抓起来了。告什么状呢?两条:一条是受贿,再一条谋害齐王。告他两条罪状,但是主父偃只承认受贿,不承认谋害齐王,但是赵王这个告状一下子让主父偃进了监狱。
画外音:主父偃虽然被关进了监狱,但是他一直不承认谋害了齐厉王,据《史记》和《汉书》的记载都是“上欲勿诛”,就是汉武帝其实并没有真的想杀主父偃,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主父偃最终惨死呢?主父偃当时也算得上是一代名人,在朝为官也不是一天两天,虽然丞相公孙弘此时肯定是不会替主父偃说好话的,但是为什么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主父偃求情呢?
其实进监狱这个时候主父偃还是有翻身的机会的,但是主父偃这个人呐有毛病,我们现在都知道有一句非常有名的成语叫“倒行逆施”,都知道这个成语,其实这个成语就是主父偃说的,但是原话不叫“倒行逆施”,叫“倒行暴施”,也就是说主父偃在他权力的顶峰他不断地告状,告这个告那个,甚至把诸侯王都告倒,把大臣告倒,这个时候就有人劝主父偃,说你太横行霸道了,结果主父偃说了一句什么话呢?主父偃说,他说我从结发游学以来,四十多年不得志啊,你知道我这四十多年北漂的生活怎么过的,受了多少窝囊气,到哪儿哪儿不待见,走哪儿人家都讨厌我,我四十多年的罪,我好不容易熬出头来了,这是第一。第二,我这个不受礼遇到了什么程度?我爹我娘不认我这个儿子,我的兄弟们不把我当作自己的骨肉,我的宾客们都弃我而去,就是我主父偃活到今天还没有尝过什么叫温情,所以主父偃最后说了这么几句话,他说“我阨日久矣”,他说我四十多年穷困的日子太长了,且丈夫就是男人啊生不五鼎食,死当五鼎烹。这五鼎食就是我活着的时候如果不是吃着满桌的酒席的话,那么我死的时候就是五鼎烹,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所以我现在到了这个程度了,我就不顾一切了。而且我现在这个年龄也大了,所以我就要倒行暴施。主父偃这个人在做人上很直爽,有什么说什么,他不像公孙弘,但是主父偃这套做派不好,很不受人们喜欢,他和那个社会的主流舆论不一致啊。所以主父偃受了四十多年的穷,一旦他得势怎么呢,疯狂地敛财啊,疯啊,谁送他都收,谁送他都敢收。再一个,到处树敌,上至诸侯王,下至大臣,见谁告谁,见谁写谁的奏章,到处树敌。而且还有个很典型的例子,主父偃到齐国去做国相的时候,因为他当年在齐国很不受重视啊,他后来以国相的身份到齐国去的时候,齐国有些人不远千里去迎接他,结果主父偃怎么办呢?主父偃到了齐国把他的哥哥,他的弟弟,他的宾客,他的故交,他的朋友都召集过来,说当年你们都看不起我,现在我升官了,你们跑一千多里地去迎接我,这样吧,我们也有过一点儿交情,我也不会一点表示也没有。拿出来五百金往地下一洒,你们捡吧,从此以后我们断交。散金断交,不再来往,主父偃是给自己一点退路都不留,主父偃是那个得志便猖狂的人,所以啊,人你一旦飞黄腾达,你是睚眦必报,还是既往不咎,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气量,但是在冥冥之中似乎也牵引着个体命运的轨迹,人还是做得大度一点为好。所以齐厉王的自杀,赵王的告状,汉武帝的抓捕,让主父偃一下子变为了阶下囚。但是这个时候,汉武帝并不想立即杀个主父偃,因为主父偃毕竟是个很有才干的人,而就在这个时候,担任御史大夫的公孙弘出面了,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御史大夫是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员,公孙弘出来了。公孙弘出来说了两句话,说如果不杀主父偃,你没有办法向天下人交待。所以,公孙弘的这个罪恶之手,公孙弘的这满嘴毒牙,伸向了主父偃。他能够躲过公孙弘对他的下手吗?汉武帝会不会听从公孙弘的意见呢?请看下集《借刀杀人》。
tag: 资料 中学 江苏省 连云港市 灌云县 ,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