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听其所止而休矣
⑥归而谋诸妇
⑦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⑧予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
25.此文是作者在写了《赤壁赋》数月以后写的。试任选一个角度,简析这两篇文章的异同(3分)
答: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完成26-28题。
凡 物 皆 有 可 观 苟 有 可 观 皆 有 可 乐 非 必 怪 奇 伟 丽 者也 饣甫 糟 啜 酉离 皆 可 以 醉 果 蔬 草 木 皆 可 以 饱 推 此 类 也 吾 安 往 而 不 乐
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乌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节选自苏轼《超然台记》
26.给第一段文字加上标点。
27.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美恶之辨战于中(中间) B. 物有以盖(遮蔽)之矣。
C. 彼挟其高大以临(府视)我 D. 则我常眩乱(迷乱,迷惑)反复
28.翻译
①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
②如隙中之观斗,又乌知胜负之所在?
阅读《石钟山记》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石钟山记(第一段) 苏 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29.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苏教版选修《后赤壁赋》同步练习及答案tag: 赤壁赋 ,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