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解
韩愈写的墓志铭,曾被人诋毁为“谀墓”之文。其实,他的许多墓志铭都写得文情并茂,颇具文学风采。《柳子厚墓志铭》便是其中的名篇佳作。
韩愈和柳宗元并称“韩柳”,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两人有着深厚的友谊。但由于政见不同,韩愈在文中认为柳参加王叔文倡导的政治改革是失误,“不自贵重”的批评不当。
二、墓志铭
古代一种文体。志,是叙述死者生平;铭,是对死者的悼念和赞颂。
三、课堂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题。
子厚讳宗元,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继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俗以男女质钱 质:抵押
B.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比:等到
C.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 坐:因为
D.故卒死于穷裔 穷:荒僻
9.C(坐:犯罪)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 子本:子息,利息
B.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 引手:伸出援手
C.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 立就:很快成功
D.又将经纪其家,庶几有始终者 经纪:经管料理
A(子本,利息和本金)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因其土俗,为设教禁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B.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C.以彼易此,孰得孰失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D.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焉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3.C(A第一个“因”是“根据”,第二个是“于是”B两个“而”分别表示递进和修饰;C两个“以”释为介词“用”D两个“之”前一个用于主谓词组中取消主谓句子的独立,后一个是指示代词“这类”)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出入经史百子 B.为词章,泛滥停蓄
C.虽重得罪,死不恨 D.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
D(A.出入:征引;B.泛滥:借水之横溢喻学问广博,气势纵横;C.得罪:获罪)
5.这篇文章着重写了柳子厚的高尚品行和治理地方的政绩。选出分别表现子厚“人品”和“政绩”的一组
A.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
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
B.故坐废退,故卒死于穷裔
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
C.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
D.行立有节概,重然诺,与子厚结交
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
C(表现人品主要是第二段写子厚同情梦得愿意以柳易播的事情;表现政绩主要是第一段写子厚治理柳州的事情。)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厚年少聪慧。他通晓各种学问,英俊杰出,正直刚毅。发表议论引证古今,融会贯通经典百家学说。见识高超,意气风发,辩论气势纵横,常常使在座的人折服,声名远扬。当时的人们都愿意与他交往。
B.柳宗元被贬柳州时,听到刘禹锡被贬到播州,主动请求朝廷将他们二人所贬之地对调,结果朝廷接受了他的请求。
C.子厚文学地位高。如果子厚被贬斥的时间不长久,穷困没有到了极点,即使能在仕途上超过别人,但他的文学著作,一定不能取得像今天这样的成就。本文由子厚的穷困潦倒而死后留名千古的角度肯定了他的文学价值和文学地位。
D.作者从博学多才、执政为民、急人之难、交友的节义这几个方面赞颂了柳子厚的为人风范。从表达方式看,文章的特点是先叙后议(或叙议结合)。
6.B(刘禹锡最终改任连州刺史)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译文:
⑵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3分)
译文:
⑶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译文:
,《柳子厚墓志铭》学案2tag: 墓志铭 ,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