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人:张芹 审核人:刘锦杰 使用时间:2011年 月 日 使用人:
《后赤壁赋》导学案
[目标展示]
1、 流畅地翻译全文,掌握相关的文言现象。
2、 通过比较理解文章主旨。
3、 从写景状物中读出作者的情感变化,并与《前赤壁赋》联系,理解作者被贬黄州时期复杂的思想感情及其成因。
[导学过程]www.lexue88.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lexue88.com
一、导入:由苏轼的两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临江仙·夜归临皋》入手,通过同学们学过的这两首词来导入到对苏轼的介绍。
苏轼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著有《东坡七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引入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对此诗进行简单的解释,然后指出这是苏轼晚年对其一生的概括。问同学:“黄州惠州儋州”这几个地方有什么共同点?同学回答:是苏轼被贬的地方。问题:那么这几个地方中大家最熟悉的是哪个地方?同学回答:黄州。问题:在黄州苏轼留下了什么作品呢?大家知道哪些?回答:《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超然台记》、《方山子传》。老师:回答得非常好。所谓文人不幸文学兴,正是苏轼几次被贬的遭遇才铸就了他非凡的文学功业。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苏轼在黄州时的另一篇名作《后赤壁赋》。
二、课文学习:
1、“一切景语皆情语”,阅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其中写景的句子,结合前后语境,体味这些句子中蕴涵了苏轼怎样的情感。
苏轼的世界:
霜露、木叶、人影、明月
(原本为一派萧瑟之景)
月白风清
(苏轼却见之心喜,踏歌而行,感到如无美酒佳肴,未免辜负了这月白风清的良夜。)
从中可以看出苏轼 的情怀和 的心胸。
2、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中说:“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从中可见,后赋和前赋是密不可分的,下面请同学们阅读《后赤壁赋》的第二自然段和《前赤壁赋》,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两次赤壁之游的具体地点是否一致?观赏的景致是否相同?
2)、找出两赋中对赤壁夜游时景致的描述,比较一下两次夜游的感受有何不同?
《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感受: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后赤壁赋》:
感受:
3、仔细阅读《前赤壁赋》的最后一自然段和《后赤壁赋》的第二自然段,比较一下,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两赋有没有什么不同?
前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后赋:“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
前赋:将个体融入自然便可得到永恒。
后赋:个体的渺小,自然的强大,对自然感到敬畏。
那么,在苏轼眼中,面对自然他所能做的是什么呢?
4、阅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在这一段中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
5、比较:两赋中的情感变化有没有什么不同?
前赋: → →
后赋: → →空(无奈之情)
[深化拓展]
你是如何看苏轼的人生态度的?(言之成理即可)
[梯度训练]www.lexue88.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lexue88.com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绯闻 菲薄 蜚短流长 烟霏云敛
B.窠臼 苛责 溘然长逝 恪尽职守
C.缉私 舟楫 开门揖盗 嫉恶如仇
D.拮据 狙击 白驹过隙 笑容可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告罄 股份制 劳燕分飞 骨鲠在喉
B.编纂 笔杆子 小荷尖角 竭泽而鱼
C.狂躁 露马脚 前倨后躬 唉声叹气
D.赝品 摄相机 要言不烦 磕磕绊绊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近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直属机关党政领导干部会议上再次重申,各部门领导要勤勉工作,廉洁自律,绝不允许 枉法。
②季羡林先生治学严谨,为了弄清每句话的出处,判断对方说法的真伪,他跑了好几家图书馆, 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③经朋友 我终于认识了这位让人景仰的在学术上卓有成就的老前辈。
A.徇情 批阅 引荐 B.殉情 披阅 引荐
C.徇情 披阅 引见 D.殉情 批阅 引见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工作者在工作中既要实事求是,严谨治学;又要异想天开,大胆假设,这才有助于事业的发展。
B.司母戊大方鼎的气韵和纹饰,妇好墓玉器的繁多和精美,让海内外艺术家叹为观止,视为人类不可重复的惊天奇迹。
c.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
,《后赤壁赋》表格式导学案5(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tag: 赤壁赋 ,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