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教案
第二节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形成同音字的原因和同音字词的类型
2、了解同音字词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注意避免同音字词造成的歧义
二、教学步骤及内容
1、对联是我国特有的语言艺术,其中有不少是利用汉字的谐音形成妙对的。除了课文的例子外,你能否再举几个?
例如:★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幼儿摘柚儿,柚儿完,幼儿玩。
★眼珠子,鼻孔子,珠(朱)子还居孔子上;眉先生,须后生,后生更比先生长。
★相传有个神童,宰相爱其才招为女婿。宰相宴请时,当着满堂宾客出一上联请女婿对:因荷而得藕。女婿手指席上果品,答:有杏不须梅。这里因用了谐音(荷—何,藕—偶,杏—幸,梅—媒)而妙言他意,客人们顿时而悟,连连称妙。
2、同学们,能否举些节日中、日常生活中妙用同音字的现象?也可以举出一些由于同音字词而造成误会和尴尬的例子。
⑴同音相关(妙用):比如婚庆,新人床上要放上枣儿、花生、桂圆、瓜子等,寓意“早生贵子”;送给新人的花,要选择百合,寓意“百年好合”;财神爷骑马的形象寓意“马上发财”。
⑵同音歧义。张某——章某,致癌——治癌,今天yóulún不准进港(油轮、游轮邮轮),机场——鸡场,为什么——喂什么,一对对男女——一队队男女,五香豆腐干——五箱豆腐干。如这些同音词语,在某些交际场合,都可能造成误解。(详见教参41页)
3、同音词有哪些不同类型?
明确:①同音同形 ②同音异形
4、课后练习指导(见教参43页)
作者:林玉富
联系方法:http://blog.cersp.com/userlog21/138455/index.shtml
tag: , 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