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本阅读
11.《长恨歌》的主题是什么?划分一下本诗的结构层次。
12.诗歌最后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试结合诗歌分析。
13.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将叙述、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反复的特点,试举例分析。
三、拓展训练
(一)课外自读训练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的什么时节?
(2)诗中说的“惆怅”由何而来?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二)课外阅读训练
星 空
①星星对我展现一种人格化的亲近姿态,是在达里湖畔的一个夜晚。
②达里湖形似一牛肩胛骨,位于克什克腾草原的西北边缘。我们到达之时已届仲秋,湖边遍生红草,像一堆堆暗燃的炭火,驱逐已经逼人肌肤的寒意。达里湖在蓝得刺眼的天空下悠然映出远山的倒影。在人迹罕至的蒙古高原,此湖安闲丰腴,像赋闲的天神。远眺湖面,鸥鸟起伏,浪挽涟漪,无意中领会到达里湖的女性化气息。难怪当地有传说,把湖神称“达丽娘娘”。
③看达里湖,你要调动好精神,一口气把它看够,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心若一软,贪图眼福回头再看一眼,就难免又看上半天。所谓“流连忘返”,就是这个意思。你看到了什么呢?无非湖光山色,它如亘古不移又似瞬息万变。造化和人工的区别就在这里:人之手下无论多么巧妙的制品,刺绣也罢,园林也罢,总是极尽复杂,然而观者一目了然;自然展示的是单纯、浑然,给人以欣赏不尽和欲进一步了解却又无奈的景象。譬如看达里湖的蓝,令人惊羡,宛如在蓝中还有什么更美的东西。
④入夜,我们几个不怕冷的蒙古族汉子决意在湖畔的蒙古包下榻。蒙古包的样式设施均好,十多个人盖着被子和大衣挤在一起,在烛光下讲些稀奇古怪的故事。午夜我外出时,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得说不出话来。
⑤满天的星星肃然排列,迎面注视着你。它们好像在蒙古包外等侯了多时。在这里看星星,星星们在你眼前亮起,一直亮到了脑后。你仿佛把头伸进了一座古钟里面,内里嵌满活生生的星星;我顿悟《敕勒歌》中为什么有“天似穹庐”的句子。在这里看到,天原本就是个硕大的圆形屋顶,很低很矮,始终伏在人的脚底下,好像一抬脚,哪里都可以去得。
⑥站在夜风中的达里湖畔,脚下是地,遥遥与地相接的远方就是天了,因为那儿星斗闪烁。在草原看星星,无须仰头,可如观壁画一般平视。李白诗云“云傍马头生”,不是虚言。在这里,星星会像铃铛一样系在马鬃旁。以往看星星,觉得它们清冷遥远;而这里的星群太生动了,每个星都像伸着头在观察我。这里的星星多得很,它们拥挤嬉笑,它们矜持沉思。
⑦有位诗人将星星亲昵地称作“星子”,我看到的真是一群有灵性的星子。星子们,你们是别在哪一位酒醉的天神衣襟上的徽章呢?这位天神一定是英雄,不然怎么会拥有你们这些精灵?
15.综观全文,请找出与文章开头“星星对我展现一种人格化的亲近姿态”相呼应的—个句子。
16.第③段说到“造化与人工的区别就在这里”,指出“造化”不同于“人工”之处(不超过18字)。
17.文章以“星空”为题,却花很多篇幅描写达里湖,对其用意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达里湖实在太美了,以致作者忍不住“贪图眼福”而“流连忘返”。
B.作者以达里湖美丽动人的景色反衬出湖畔星空惊人的美。
C.由观赏达里湖而领略了自然美的真谛,为下文写星空之美作铺垫。
D.满天繁星在平静的达里湖面的倒影,使草原星空显得更加美丽。
18.文章在艺术上除了气象博大之外,还有神话色彩,下列没有神话色彩的一项是 ( )
A.星子们,你们是别在哪一位酒醉的天神衣襟上的徽章呢?
B.你仿佛把头伸进了一座古钟里面,内里嵌满活生生的星星。
C.难怪当地有传说,把湖神称“达丽娘娘”。
D.在人迹罕至的蒙古高原,此湖安闲丰腴,像赋闲的天神。
19.第⑥段说在达里湖畔看星星没有以往那种“清冷遥远”的感觉,原因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鉴赏评点阅读
参考答案
一、语文快餐
1.C
(A项“拓片”“拓本”计“tà”,其他的读“tuò”。B项“抹黑”“抹杀功劳”读“mǒ”;“抹墙”读“mò”,其他的读“mā”。D项“校正”“犯而不校”读“jiào”,其他的读“xiào”)
2.B
(B项的“如掾大笔”的“掾”应是“椽”
,白居易《长恨歌》同步练习及答案[鲁人版选修]tag: 长恨歌 , 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