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爱国词四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爱国词四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701  栏目:综合资料
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lexue88.com 《爱国词四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12、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渐新痕悬柳      新痕:新月。

B依约破初暝      初暝:天刚刚亮。

C千古盈亏休问    盈亏:满损,圆缺。

D看云外山河      云外山河:暗指辽阔的故国山河。

13、对下面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便有团圆意”重写闺情。通过月,重点写即将团圆之事。

B“千古盈亏”既指月,又喻历代兴亡。

C“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 ”,用玉斧修月之事,表现出极为沉痛的回天无力复国无望的绝望和哀叹。

D“太液池犹在 ,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总括历朝宋帝于池边赏月的盛事清景。

14、下面对整首词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咏月之作。上阕描绘新月,刻意渲染一种凄清冷寂的氛围。

B下阕望月兴叹,借月抒怀,千古盈亏,金镜难补,寄寓金瓯难整之意。

C全词将赏月、观月,因月感怀作为线索,绵绵君国之思,全借咏月写出,托物寄怀,耐人寻味。

D这首词扣定新月,辗围腾挪,把国势已临绝境的幽怀,纡徐而含蕴地表达出来。

15.上阕句中的“小”“冷”,在句中的妙处如何?请分析。

 

 

16、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评云:“此词上阕赋本题,人与月兼写,描摹工雅,若一串牟尼,粒粒皆含精采。”如何理解这句话,请作简单解释。

                                                                        

                                                                                                          

17、阅读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陈亮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1)下面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面对敌人你虽只身一手,终究还要归还我的气压万夫的英雄。

B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暂且再向全国施礼顶拜,敌人一定要被征服,将在藁街与他们相逢。

C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在这当中应有一个半个羞辱敌兵的人。

D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金人的命运用不着多问,祖国将象光辉灿烂的太阳照耀在空中。

(2)清李调元评点陈亮词曰:“陈同甫无媚词,与稼轩同唱和,笔亦近之。”请分析之。

 

 

(3)有人评此词,以论入词,形象感人;而清陈廷焯评点此词曰:“就词论,非高调。”你认为呢?

 

 

(二)课外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讨。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前者循其文体嬗变脉络而言,后者就其形式立名。至于“曲子词”、“曲子”、“今曲子”的别名,则强调其音乐属性。从隋唐至宋,这一属性是造就词的双重文化品格的基础。南北朝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阶段,伴随这一过程的完成,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燕乐即俗乐,词在初期就是与之相配的歌词,其市井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 明俞彦《爱园词话》云:“诗亡,然后词作,故曰余也;非诗亡,所以歌咏诗者亡也。”此论也从音乐入手探讨词的产生,反言之,词之所以能够继诗之后获得演唱者或者吟咏者的青睐,又与其表现形式的灵活多样密不可分。词打破了古近体诗较为齐整的句式,参之以变化错落,因而更适于倚声弦歌与抒情达意。

  作为配乐的歌词,词作者必须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才能用于演唱实践,于是“倚声”、“填词”等相关术语就应运而生了。词的句法参差错落,又有多种词牌可供创作时选择,因而在传达人们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时,它就有了诗所难以比拟的灵活性。古人作文吟诗,往往要正襟危坐,以体现“诗言志”的尊严;却独于倚声填词较少顾忌,这就是“诗庄词媚”或“词为艳科”说之由来。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或许词不如诗,但若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王国维曾就此论道:“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他概括出诗与词的不同文体特征,的确很有见地。

  词的文体特征与其音乐属性密切相关,而其接受方式也就有了双重选择的可能。当其宛转于歌伎之口以娱悦听众时,听众成份的复杂化要求词的写作须向俚俗靠拢。除字句易听懂外,有趣的共鸣也是不可或缺的。此外,耳听与目治的接受方式的不同,也要求词的写作不宜晦涩艰深,而要有一定的口语化基础。所有这些要求都无疑会令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得到加强,否则,词将失去其赖以发展的土壤,而成为纯粹的供文人欣赏的案头文字。柳永“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么?”李清照的“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前者写恋人细语温柔,缠绵悱恻;后者感人生苍凉,寓愁于乐。词句浅显易懂,毫无费解之处,便于听唱;如果用诗的形式表现,就很难传达出个中细腻微妙的情愫。当然,词也并非只局限于风月情怀或身世之愁的抒发中。在言志咏史与挥洒壮志的有关题材中,也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苏轼“大江东去”的放歌,辛弃疾“千古江山”的抒怀,皆可佐证。

18.第一段中“词在初期就是与之相配的歌词,其市井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一句的“之”“其”所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1)“之”指代_________________(2)“其”指代_____________

19.在第二段中,王国维所说的“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中的“境”和“言”分别指的是什么?试加以具体说明。(4分)

(1)“境”指的是                               

(2)“言”指的是                               

20.第三段开头说“词的文体特征与音乐属性密切相关,而其接受方式也就有了双重选择的可能”一句中的“双重选择”指的是什么?试加以具体说明。( 4分)

(1)指的是                          

(2)指的是                          

21.试概述宋词的的特点。(列出其中3点)

  (1)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爱国词四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爱国词四首》同步练习及答案》相关文章

tag: , 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