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爱国词四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爱国词四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701  栏目:综合资料
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lexue88.com 《爱国词四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2)                                               

(3)                                                 

2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

  A.词又称为“诗余”或“长短句”,都是就它由古体诗的整齐句式演变为参差错落的句式而言的。

  B.词之所以又称为“诗余”是指古近体诗发展到唐代的顶峰时期之后,到了宋代便开始逐渐消亡。

  C.由于适应“耳听”而产生的“俚俗化”、“口语化”要求,无疑会令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得到加强。

  D.“诗庄词媚”或“词为艳科”说,都是从诗和词两种体裁所表现的内容方面进行评析的。

  E.词在咏史言志的有关题材中,具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是因为其反映社会生活更有深度和广度。

 

参考答案:

一、

1、D(列观guān――guàn   )

2、C(A诛连无辜——株连无辜  B一股作气——一鼓作气  D出奇致胜——出奇制胜)

3、B(镇定: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忙;镇静:情绪稳定或平静。此处的语境不属于“遇到紧急情况”。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使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两者都有“碍”,一是前者程度轻,后者程度重;二是前者是无意而为,后者是有意而为。“艰涩”侧重指文辞不流畅,难懂;“晦涩”侧重指作品含意隐晦不明,难以把握。)

4、D(A行云流水:比喻自然不拘执,多用于文章、唱歌等;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面授机宜:强调的是当面传授。)

5、C(A项“但自己断定”后应该用冒号,表示提示下文。B项是陈述语气,句末应该用句号。D项中的省略号与后面的“等”表意是重复的,省略号应该删去)
6、C(A “基建部分帐目”歧义,B谁“无可奈何”D“十分激动”的谁)

7、本题的病因是谓语和宾语搭配不当:“改善颈椎病”,应为“治疗颈椎病”。

8、参考答案:石拱桥犹如雨后彩虹,又如缺月初弓。

9、(1)料素娥、犹带离恨  (2)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3)还老尽、桂花旧影

二、

三、(一)10、(1)D(耿:明亮)

(2)B(理性的反思中含有直指皇帝的批判精神。)

(3)宾鸿不至,书信将凭谁寄出?痛别之情,古今所罕。

11、(1)C(2)D

12、B(初暝:初夜)

13、A(“便有团圆意”表层写闺情,包含山河一统的愿望)

14、A(上阕描绘新月,刻意渲染一种清新轻柔的优美氛围)

15.、新月之“小”,秋空之“冷”,是词人画龙点睛之笔,它使词人对新月的怜爱之情,具有一种幽渺意蕴。寓含纤弱个体与冷漠宇宙相对时产生的悲悯虚无之情

16、参考答案:一起三句写新月初现的景况:一弯新月悬挂在柳树梢头,光波似水,又穿过花丛,仿佛把刚刚发暗的天色冲破了!痕“新”,彩“淡”,笔调轻灵而适度地描绘出淘微弱。且“渐”字直贯三句,时间的脚步慢慢地移动,它的“初暝”只给人以依稀隐约之感。精雕细琢,刻镌入微,充分表现出新月之“新”,使人可觉可触,韵致清新。
下句再写新月,这是圆月的预兆。在花落满地的幽香小路上,有人深深地拜月。 “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说明新月还象画得不太妥贴的弯眉,想来是月里的嫦娥怀有离愁别恨无心于此吧。 “素娥犹带离恨”,可见这“恨”由来已久。汴京沦陷,宋室南迁,至今已百余年了。这两句的“画外音”是呼之欲出的。不过新月毕竟惹人爱怜,试卷起帘子来,看她那银钩般精致光洁的颜色,在清秋的夜空下,也似带有寒意。由“悬柳”、“穿花”、“破初暝”到卷帘望月,夜越来越深了。上阕句句写新月,形象鲜明,比喻工巧,感情虽隐而不露,但细细寻绎,还是略可窥见词人之幽思的。

 

17、(1)C(应为“有一个半个耻于向金人称臣的人”)

(2)风格豪放;炽热雄健;爱国情怀等。

(3)以论入词,情感浓烈,个性鲜明;词贵储蓄,太直白。

(二)

18、(1)燕(俗)乐(2) 词 (宋词)

19、(1)反映社会生活;(2)表现感情世界

20、(1)娱悦听众(向俚俗靠拢);(2)供文人欣赏

21、(1)按照俗乐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或“倚声填词)”;(2)表现形式灵活多样;(3)语言通俗化,一定程度的口语化(或“向俚俗靠拢”);(4)长于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列出3点即可)

22、CD


上一页  [1] [2] [3] 

,《爱国词四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爱国词四首》同步练习及答案》相关文章

tag: , 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