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幽居”的多维透视和二元互补——谈《题李凝幽居》的文本建构

幽居”的多维透视和二元互补——谈《题李凝幽居》的文本建构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231  栏目:综合资料
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幽居”的多维透视和二元互补——谈《题李凝幽居》的文本建构,

“幽居”的多维透视和二元互补
                    ——谈《题李凝幽居》的文本建构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A闲居少邻并,B草径入荒园。
C鸟宿池边树,D僧敲月下门。
E过桥分野色,F移石动云根。
G暂去还来此,H幽期不负言。
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这首诗歌也许知道的人不多,但是诗中的C、D两句却因推敲的故事而家喻户晓。贾岛是苦吟派诗歌创作的代表诗人。从文学创造论上来说,贾岛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推敲苦吟式文本建构;李白则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即兴挥洒式流水行文。虽然贾岛和李白在诗歌艺术创作方法是截然不同的但却并没有优劣之分,正可谓“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但在文本建构的自觉性方面,我们认为贾岛更具有自觉的文本建构意识。这种推敲苦吟出的诗歌文本也就更具有文本建构的思想。本文尝试通过对诗歌题目的关键词“幽居”的分析来揭示整首诗歌的文本建构思想。为了便于说明和论述,我们把整首诗歌编号如上。
A句的“闲居”是指主人空闲的居住生活。左思在《魏都赋》中说:“闲居隘巷,室迩心遐”。这是从自身的视角来说的;“少邻”是说自己的邻居很少或没有,“少”是一个虚指。这是从他者的角度来说的。最后一个字“并”把前后的自身和他者联系起来。这种联系又不是仅仅指相互对比的关系而且还指更深层次的二元互补的关系。这一并既显现出了幽居的主题也使这一主题得以凸显。
B句的“草径”和“荒原”分别对应“少邻”和“闲居”,在具体描绘幽居环境的同时又指出了幽居的结果。因为少邻,所以外面道路为草径;因为闲居,所以里面的园地为荒园。中间一个“入”字又把两个零散的场景有机的联系起来。这里,在里外场景相互补充的同时,又和A句形成一种原因和结果相互关照的因果性二元互补关系。这种二元互补的文本建构方法使得幽居的主题不断得以强化。
通过D句“月下门”,我们知道C、D句所描写的场景发生在夜晚。那作者在晚上又怎么能看到夜宿在“池边树”上的鸟呢?作者是看不到但作者可以听到。后面D句中的“敲”字我们从那个有名的推敲故事中知道是被韩愈所一锤定音的。有人解释为“推”显得很粗鲁、没有礼貌而“敲”则显得讲礼貌而又文雅,因此敲比推更好。我们不否认敲字要比推字更文雅、更容易让人接受。但我们认为敲要比推更好还有其它的原因。敲要比推更具有声音的色彩。僧人这么一敲就把声音敲出来了。这寂静之夜的声音就显得更加洪亮,从而惊动栖息在树上的鸟。鸟一动,作者或者僧人也就“看”到鸟宿池边树了。C句本是一个写静的句子,但被D句一“敲”后,这种静态的文本就会趋向于动态的文本。除了动静的结合外还有人(僧)与物(人)的互补。动静之间的二元互补又把幽居推向一个更深的层次。
E、F两句写得也很出彩。过桥,我们不管是来时过桥还是去时过桥。总之,过桥之后,地上的原野就被足迹分成明显的两部分,可见环境之野。在幽居之山地云气缠绕漫布,把被云气环绕的石头移动后,云也跟随移动,就像石头是云气的根一样,可见幽居之高。E句从一个横的广度之维来说环境之野,F句则是通过从一个纵向的高度之维来说居住之高。环境之野和居住之高更加烘托了幽居的主题。通过横纵的二元互补作者把对主人幽居的描写推向了一个顶峰。
前面从A句到F句是写景,而后面尾联则是叙事。写景和叙事也形成一种二元互补的关系,共同突出了幽居的主题。通过叙事说明了寻李凝而不遇的事件,并且以幽期直接点明了幽居。我们知道幽期即为幽会而幽会是指相爱的男女秘密聚会。这种秘密聚会肯定是在秘密的场所即幽居的场所。
作者对幽居进行从主体自身的维度和客体他者的维度、动态的维度和静态的维度、横向的维度和纵向的维度、写景之维和叙事之维等多向的维度来透视。而这种多向维度又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通过二元互补方法把多向维度的透视联系起来。总之,贾岛通过对“幽居”进行多维的透视并对这些维度进行二元互补的处理来凸现出幽居的主题和建构起诗歌文本的。


,幽居”的多维透视和二元互补——谈《题李凝幽居》的文本建构
《幽居”的多维透视和二元互补——谈《题李凝幽居》的文本建构》相关文章

tag: , 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