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主题》教学案
黄岩中学
学习目标
1.领会《丹柯》的内容和主旨。
2.了解小说的主题、主题形成的途径和主题的实现效果。
3.考察小说主题与内容的关系、不同艺术手法(浪漫主义、寓言、象征)对主题呈现的意义。
*4.认识小说主题的选择与开掘以及主题观的演变。
基本要求
1.领会《丹柯》的主要内容,体会文中蕴含着的悲壮情感。
2.了解《丹柯》中“一波三折”的情节设置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发展要求
1.读《炼金术士》,从作者对老妇人释梦、麦基洗德解天命的叙述中体会明暗交织的叙述手法对表现主题的意义。
2.读《炼金术士》,能从自己对梦想的理解出发来认识牧羊人实现梦想的旅程。
3.能从多角度理解作品主题,注意体会主题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一、话题:主题(教材P45)
五个方面: 小说的灵魂——主题 主题的形成 主题的实现 主题的选择与开掘 主题观的演变
二、资料链接
1.高尔基(1868—1936),苏联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导师。出生于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11岁开始独立谋生,当过学徒,做过脚夫、锯木工、园丁、面包师等,底层社会成了他“大学”的课堂。高尔基通过顽强自学,掌握了欧洲古典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于19世纪90年代开始创作,20世纪初投身俄国革命的工人运动。
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高尔基的早期作品呈现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迥异的风格,后期他则倡导“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丹柯》选自《伊则吉尔老婆子》,是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母亲》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崭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奠基作品。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不仅描写了作家从生活底层攀上文化高峰、走向革命道路,同时也反映了俄国的一代劳动者在黑暗中寻找真理、追求光明的艰难曲折历程,堪称是高尔基最优秀的小说。
2.保罗·戈埃罗,1947年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被认为是继《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之后最受欢迎的拉美作家。戈埃罗的创作以理解自己为出发点,长于用朴素的语言、象征的手法来讲述富于意味的哲理。1987年发表了他的成名作,充满浓厚宗教色彩的纪实性作品《朝圣》。他最负盛名的小说是《炼金术士》(又译《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这部象征色彩极强的寓言故事被誉为“影响读者心灵一辈子的现代经典”,曾在美、法、意、德等18个国家名列畅销书榜首。法国报刊评论说,在法国,即使有人没读过这本书,那他也一定听别人议论过这本书;在美国,此书被国家图书馆协会推荐为青少年最佳读物。
三、课前预习
桠枝( ) 虬曲( ) 黏泥( ) 篝火( ) 泥沼( )龌龊 ( )
疙瘩( ) sù愿( ) 嫉妒( ) 沮丧( ) 肃穆( )
四、课文解读
1.《丹柯》中的主人公用自己的生命照亮了人们前进的道路,这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2.《炼金术士》通过展示牧羊人寻宝之旅及最后的结局,向读者揭示的主题是什么?
五、基础知识训练
1.下列文学常识连线对应正确一项是( )
A.保罗·戈埃罗——巴西“继马尔克斯之后,最受世人欢迎的拉美”作家——《炼金术士》
B.伍尔芙——俄国“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家——《墙上的斑点》
C.雨果——法国“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巴黎圣母院》
D.蒲宁——英国“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安东诺夫卡苹果》
2.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面对“两会”代表、委员的依法 ,有的官员虽然还不能圆满答复,但都表现出虚心接受、认真反思的态度
②在
③距离同济大学校庆还有5天,世界各地的校友 将启程,前往上海参加庆典,共贺母校百年华诞。
A.质对 协议 不日 B.质对 协约 翌日
c.质询 协约 翌日 D.质询 协议 不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一次追捕贩毒分子的行动中,公安干警暴虎凭河,与贩毒分子进行激烈的枪战,仅半个小时就将其一网打尽。
B.举办世界杯能给中国带来什么?有人说,能给中国足球带来质的改变,此种论调简直不可理喻。
C.此次随着国家财政部和发改委的一声令下,以及首都的示范效应,借读费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应该指日可待。
D.被法国人称为“小拿破仑”的现任总统萨科奇,面对国内经济的持续低迷,他能否重新创造法兰西昔日的辉煌,也许人们还要刮目相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清纯明净、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B.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C.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D.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而是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江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
(2)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6.《三楚中学报》设有四个版面,请在版面名称之后填写体现版面宗旨的句子。要求第二版与第一版、第四版与第三版字数相同,结构一致。
第 次 版面名称
版面宗旨
第一版 校园新闻
聚焦学校大事 发布热点新闻
第二版 班级采风
第三版 校际链接
信息交流 汇四面八方新资讯
第四版 文学园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2小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毫,为留守判官,遂知毫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
,《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话题:主题》导学案tag: 主题 小说 , 外国小说欣赏选读,外国小说欣赏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外国小说欣赏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