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故事中的那位骑士,因为内心的恐惧,不能参加战斗,只好装死以求保命,这种掩饰自己内心懦弱,保护自身的行为,有时候是难以避免,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危难过后,还要沽名钓誉,那就不应该了故事抨击了欺诈的人心,指出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手持佛珠,却心存伪诈之人
驼瓮俱失
1、从前有一个人,先是在瓮里盛着谷子骆驼把头探进瓮中吃谷子,结果出不来了,使他感到很烦恼有一个老人过来告诉他说:“你不要愁,我教你一个可以让骆驼出来的办法你听我的话,一定很快就可以出来你应该把骆驼的头砍下来,骆驼自然就出来了”于是就听了他的话,用刀把骆驼的头砍了下来杀死骆驼之后,又打破了瓮这样愚蠢的人,被人们所嘲笑
2、佛教善于将生活现象上升为对人生的理解,这个故事用意不在于指出解决骆驼入瓮办法的愚蠢,而是通过驼瓮俱失的事实,比喻由于违反了禁条,使自己的智慧之路和自我修养都丧失了
3、骆驼的头插进了瓮中出不来,要拯救骆驼,势必要打破瓮,而要保全瓮,势必要搭上骆驼,二者必居其一,顾此必然失彼故事中的人却采取了一个愚蠢的办法,结果两者俱失这样的事情,现实生活中自然不会出现,但我们也常常面临这种类似的两难局面,由于处理不当,结果也就两者俱失了比如,考试作弊,可能会侥幸过关,但人格上也就有了一份缺憾,如果被老师发现了,就会受到处分,影响学业在这种两难的处境下,如果铤而走险,选择了作弊,那么人格的完善和学业就可能两者俱失这样我们和那个愚人有什么分别呢?
小结:有人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每一则寓言,只要你进行多角度地分析,就会从不同地方流淌出智慧的源泉,从而对文章有创造性地理解,不仅寓言如此,其他一切文本都是这样切记:读书的价值在于思考!
三、延伸拓展:寓言类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1、划出材料中关键性的句子;
2、找出材料中的陈述对象;
3、、找出每个陈述对象的在事件中所产生的结果;
4、、由果及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由此正面提出中心论点
四、布置作业:
1、请从《百喻经》六则中任选一则,写一篇500字的议论文
tag: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