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课,最好听的声音是朗读《小河与青草》教学反思
《小河与青草》是一则童话故事,意在让学生领悟到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依赖、彼此欣赏、共同进步。如何让学生感悟到这较深的寓意呢?新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我觉得,这篇课文重在朗读领悟。课堂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预习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这个步骤我一直是放在课前就开始进行的,让学生在上课的前一天晚上就在家进行预习读,要求借助拼音读正确,最好读流利。上课开始,通过检查读,了解学生的朗读娴熟情况,在认知生字的基础上,再去指名学生读课文,然后提问: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在集体讨论、教师指点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潜在的寓意。
(感受:我觉得预习读是很重要的,课堂中节省了很多时间,对学生来说,上课轻松了许多,增加了很多自信,逐步提高他的学习能力。)
二、及时读,感悟故事寓意。
这个以对话为主的故事,学生是很感兴趣朗读的,为了帮助学生加深记忆,理解课文内容,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我相机穿插了朗读。比如,在理解“紧紧抱住”时,及时让学生读一读,读出感受来,又进行了表演读,让学生用肢体与语气表达“紧紧抱住”的意思。朗读形式多样,有: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男女声赛读等,学生的兴致很高,情绪饱胀。通过读一读、品一品、背一背,引导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感悟到理解,由学习到积累,从他们热情洋溢的朗读中,从他们的语气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对小河与青草话语的理解,感受到了两者之间的情意。
(遗憾:还是有遗憾的,我的语言啰嗦了一点,对全体学生关注的还不全面,一些弱势群体在朗读方面还有待发展。)
三、思考读,升华学生情感。
朗读并不是盲目的,并不是小和尚念经,每一次朗读都是应该以思考为前提的,这样的朗读才是有效的。比如,当读到小河的话:这要感谢你呀!我让同桌之间分角色读读两人之间的对话,并思考一个问题:小河为什么要感谢青草?在思考的前提下,学生们通过充分的朗读,在这样带着问题进行朗读的环境下,学生的思维得到活跃,追求的并不仅仅是朗读的收效,更多的是找问题的源头,那么,在找到问题答案的时候,他们的朗读也会有提高,因为朗读就代表了他们的思维,代表了他们的理解。特别是学完课文之后,再让学生想想,小河与青草在自己心中是一种怎样的形象,再一次读读课文,想想、谈谈时,学生对它们的印象会更加深刻,对它们之间的品质更加明确,自己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遗憾:我觉得自己每次指导学生进行思考朗读时,指导的还不够到位,严格地说,还是不够艺术的,所以总感觉学生并不是很清晰地理解我的意思。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啊!努力!)
《小河与青草》教后记
《小河与青草》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寓意含蓄。课文以童话的形式,通过小河和青草的对话,描写出小河水之清、小草色之绿的特点,及小河与青草的相依相存的关系,揭示了自然界中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而让学生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在上课前,我对这一课做了精心的准备,在教学方法选择上,我一方面重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夯实,重视对学生生字,词的书写与积累;另一方面,采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法,寓在以读悟情。我的教案设计,是想要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点拨作用,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朗读,“读”贯穿教学的始终,教学中从读入手,激发学生的情感。我主要从抓朗读关键词入手点拨,采用的方法比较多,有根据图画找词朗读,有老师引导找词朗读,也有学生自主找词朗读,还有通过设疑找词朗读,在这个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完成了由扶到放的学习,并能有感情的进行朗读。
今天这节课,基本能够按预设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当然也出现了教学遗憾,学生问题表达不够明确,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应作出明确的要求,评价语言比较贫乏。我课堂语言显得有些罗嗦,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课堂上尽管我努力地鼓励学生读,不同形式的读,从今天课堂上,有些学生读课文的表现的也不够。他们的读只局限于形式,没能达到预期效果一些过渡语、引导语使用不恰当等等。
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每一次授课都是一次历练,在这过程中使我看到了不足,总结了优势,一点点进步,一次次蜕变。
,这一课,最好听的声音是朗读《小河与青草》教学反思
tag: 教学反思 小河 ,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