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大海睡了》
同事教大海睡了,是用一首谜语导入的。于是,我改用了一首儿歌:大地公公
睡觉,静悄悄,月亮婆婆睡觉,眯眯笑,老爷爷睡觉,胡子翘,小娃娃睡觉,
呼噜呼噜,像只大花猫。用这首儿歌导入,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孩子读文章,往往大声而没有感情,流于机械单调,而此文,恰是需要用沉静
,优美的声音轻轻诵读的。在这儿,读好文章的题目是关键的一步。于是,我
在教学这首小诗时,首先要求孩子读好题目。让孩子通过诵读体会大海母亲睡
觉时的安详与宁静,为整首小诗的朗读奠定了一个基调。
在整首小诗的朗读上,我采用的方法是先由老师范读,再自由读,然后一边理
解,一边朗读的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逐步达到读得正确,读得流利,
读得有感情这三个要求。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在低年级的朗读教学中,老师的范读是必不可少的。我认为,每一篇文章,都
是需要孩子静下心来,倾听老师入情入境的范读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
让孩子听录音机或者电脑老师的朗读,更加亲切,效果也更加好。
在范读之后的学生自由读,很大一部分孩子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有板有眼地读
,这对带动整个班级的朗读水平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小诗第一句,我主要是抓住“闹”与“笑”这两个形象的字眼来让孩子体会大
海睡觉里的安静的。大海这一事物,对生长在江南水乡的一年级新生来说,是
陌生的。所以,为了让孩子能够更深地体会白天大海的波澜起伏与夜晚大海的
宁静安谧,我通过多媒体动画,让孩子用眼看,用耳听,用心体会,在比较中
,孩子明白了,“喧闹”与“宁静”的区别,对深夜里,大海到底是怎么样的
,有了感性的认识。这时,再让孩子朗读,效果则比单纯的模仿更深入了一层
,效果也更理想些。
教学第二句诗,我主要抓住一“抱”一“背”两个动词。让孩子做做动作,再
动动脑筋:弯弯的月亮,闪闪的星星,都高高地挂在天上呢,大海怎么抱着明
月,背着星星呢?从而让孩子理解,这其实是明月,星星在海水里的倒影呢。
同时,再配以适应的多媒体动画,孩子的眼里浮现的是美伦美奂的深夜大海图
,这时候,孩子是最愿意用他们动人的童音把他们眼中看到的,耳朵听到的,
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的。
低年级孩子的朗读,真是一个难解的题。往往,教师的设想与实际的操作存在
着一定的距离。这就要求我们做老师的不断地尝试,以了解低年级孩子的特别
,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至于本课的生字教学,在第一课时里没有时间安排,这是缺点,也是以后必须
克服的弱点
,我教《大海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