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物过冬》教学设计十二(网络环境)
《小动物过冬》教学案例设计(网络环境)
作者:彭小蓉 出处:武进区横林中心小学
一、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在理解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分角色朗读课外文。
3、 理解课文内容,并结合专题网站中的相关资料,了解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懂得对好朋友要关心。
4、 通过专题网站查阅有关动物的知识,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并亲近动物,形成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
5、 通过利用网站进行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
本课是一篇童话,以故事的形式介绍自然知识,让孩子们在阅读故事的同时获取知识,乐此不疲。
本文叙写了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商量过冬的故事,告诉我们小燕子要避开严寒到温暖的南方过冬,青蛙准备吃饱之后钻进泥土里冬眠,蜜蜂则储存了很多蜂蜜在蜂巢里过冬,表明了不同的小动物具有不同的过冬方式。
全文围绕中心事件“过冬”,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交代故事起因,第二部分叙写了小动物的各自打算,第三部分则写小动物相约明年再见。其中,小动物各自的打算是全文的主体,它以对话的方式展开情节。作者巧妙地安排小燕子自述打算,然后通过小燕子的探询带出青蛙和小蜜蜂的打算,情节衔接自然,过渡有方,富有趣味性。
三、教学资源
专题学习网站:《小动物过冬》
四、教学模式
采用直接教学模式,它包括五个环节:①定向;②讲解;③有组织的练习;④有指导的练习;⑤独立练习。
五、教学支架
本课教学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质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听读课文、自渎课文后组织学生同桌交流、集体交流,达到初步解疑的目的。然后就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精心组织学生品读,通过合作探究、分角色朗读、表演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释疑。最后采用续编故事的形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进一步激化了学生心中的疑问,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内在动力。
六、组织形式
定向,预设学习目标→讲解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组织的、有指导的练习,扩展延伸→独立练习,进一步巩固知识结构。
七、教学环境
四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备有一台电脑。每组学生围坐在电脑前。
电脑连入校园网。
各组设有一名记录员和操作员。
八、教学评价
(一)知识和技能
小燕子是怎样过冬的?
青蛙是怎样过冬?
小蜜蜂是怎样过冬的?
列举一些其他动物过冬的方式。
(二)过程和方法
回忆本课是怎样完成学习任务的。
完成专题网站中的测试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调查学生对使用计算机探究语文问题的态度。
tag: 教学 动物 网络 ,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