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说一说。
有的说——
有的说——
有的说——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烘托出富兰克林为了揭开自然奥秘、坚持自己观点、毫不畏惧的精神,体会富兰克林最终成功的来之不易和弥足珍贵。
3、后来,富兰克林根据( ),发明了( )。这样,雷电轰鸣时,( )就安然无恙了。
你见过避雷针吗?
雷暴就是大规模的放电现象,这是个震惊世界的发现,但富兰克林并没有沉醉于自己的成功之中,而是继续不懈地努力,利用科学知识,发明避雷针,造福于人类。
此时此刻,你想对富兰克林说些什么吗?
说话练习:
我想对富兰克林说——
【设计意图】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富兰克林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通过说话练习创设情境,加深学生对富兰克林科学探索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五、对照板书,总结全文
1、富兰克林早就观察到雷暴和静电放电有很多相似之处,由此大胆推测雷暴也是放电现象,但由于人们对雷暴是神灵的火焰这一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没人相信他,于是他决定做风筝实验,这个实验证实了他的推测,“雷暴也是放电现象”,震惊了全世界,后来他又根据放电原理进行了发明创造,这是多么让人敬佩啊!
2、老师启发:
是啊,没有大胆的怀疑就没有发明创造。老师在这里送大家几句话:
(1)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 ——李四光
(2)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约翰生
(3)所有坚韧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安格尔
3、拓展:富兰克林名言。
1、经常使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
2、你热受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使学生充分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六、布置作业
1、句子练习。
(1)古时候,西方人把雷暴看作是“上帝的怒火”。(改为“被”字句。)
(2)避雷针的发明者是富兰克林发明的。(修改病句。)
(3)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
这种推论在当时令人难以置信。
(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4)富兰克林如果不大胆地进行实验,怎么能解开天火之谜呢?(改为陈述句。)
2、连线。
贝尔 电灯 雷奈克 避雷针
爱迪生 飞机 瓦特 听诊器
莱特 电话 富兰克林 蒸汽机
3、复述课文。
4、搜集科学家小故事,准备在班会上讲一讲。
【设计意图】这个作业设计体现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既注重教材本身的语言训练点,又进行了适度的拓展延伸。既有口头作业,又有书面作业,还训练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附板书设计
19 天火之谜
观察 推测 实验 创造
【设计意图】这一板书设计从文字上看简洁明了,紧扣文意,能帮助
学生理清课文思路,同时感悟课文主人公的优秀品质。
八、教学反思
1、让课堂飘溢浓郁的语文味儿。
本课教学设计中多途径多形式的迁移实践,就是力求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本课的设计重视引领学生研读文本,对文本中表达精妙的语句、语段,注意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揣摩,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重学习方法的渗透,重思维训练,如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冷嘲热讽”等。学会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文章脉络,在品味课文语言的过程中,以述促读,培养学生学语言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结合高年级段特点,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2、让语文学习实现语言与精神协同发展
注重把语文教育的熏陶感染与尊重学生独特、多元的解读有机结合起来,给学生的心灵以丰富而全面的滋养,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潜移默化的、长效的、综合的影响,追求“无心插柳柳成阴”的境界。教学设计中的想象说话练习,如“我想对富兰克林说……”,既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给予学生自主体悟、自由表达的空间,又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倡导阅读的个性化,尊重学生理解与体验的差异,引导学生想自己所想,悟自己所悟。
,《天火之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和思考tag: 教学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