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唐诗宋词《“龙腾虎掷”稼轩词》教案

《“龙腾虎掷”稼轩词》教案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136  栏目:唐诗宋词
标签:唐诗宋词大全,http://www.lexue88.com 《“龙腾虎掷”稼轩词》教案,
 

下片写寻觅意中人的过程。“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观灯看花”的妇女,头上戴着“蛾儿”、“雪柳”、“黄金缕”等装饰品,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整整齐齐,漂漂亮亮。她们一路笑语,带着幽香,从词人眼前走过,这里作者具体地描写了观灯的游人,也是对上片“宝马雕车香满路”描写的一个补充,同时,一个“去”字也暗传出对意中人的寻觅。在熙熙攘攘的游人中,他寻找着,辨认着,一个个少女美妇从他眼前过去了,可是,却没有一个人是他要寻找的。那么他所要寻找的意中人在哪里呢?“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经过千百次的寻觅,终于在灯火冷落的地方发现了她。人们都在尽情地狂欢,陶醉在热闹场景中,可是她却在热闹圈外;独自站在“灯火阑珊处”,充分显示了“那人”的与众不同和孤高。“众里寻他千百度”极写寻觅之苦,而“蓦然”二字则写出了发现意中人后的惊喜之情。这里作者以含蓄的语言,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活动。这首词先用大量笔墨渲染了元夕的热闹景象,最后突然把笔锋一转,以冷清作结,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造成了境界上的强烈反差,深化了全词的意境,而且很好地起到了加强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灯火写得愈热闹,则愈显“那人”的孤高,人写得愈忘情,愈见“那人”的不同流俗。
 

全词就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手法,反衬出了一个自甘寂寞、独立不移、性格孤介的女性形象。作者写这样一个不肯随波逐流、自甘淡泊的女性形象,是有所寄托的。辛弃疾力主抗战,屡受排挤,但他矢志不移,宁可过寂寞的闲居生活,也不肯与投降派同流合污,这首词是他这种思想的艺术反映。“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历来也为人传诵。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这三句也是“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然经过三境界的第三境,并以此作比喻,对做学问、做人、成事业者,在经历了第一境界和第二境界之后,才能有所发现,自己所追寻的东西往往会在不经意的时候,没想到的地方出现。
 

《元夕》在“比兴”的运用上,很有其独到之处。前人运用“比兴”,多是在抒情之中,或者记叙描写之中,以词的某一部分为兴辞。如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写的是作者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当时他正在贬谪中,“一蓑烟雨任平生”,显然是有寓意的,含有不计较地位得失,经得起挫折的暗示,表现了一种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这句词中的“雨”,暗喻着人生的升沉、坎坷,已经超出了自然雨的含义。但这还只是取全篇中的一部分作为“比兴”的寄托物。《青玉案·元夕》则是以整首词所构成的完整形象来暗含作者的寄托,从元夕盛况的描写,到“那人”的出现,句句写的是元夕寻人,形象本身是很完整的。作者从中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稼轩的细腻在此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却又非同一般的婉约柔美,在其中更可看出词人历经千辛万苦所领悟的人生真谛及词人与生俱来的豁达与豪情。稼轩的词令人震撼。我想每一位经历磨难与苦痛的人读到“众里寻他千百度”之时,无不产生心灵的强烈共振,好个“千百度”!当低吟至“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时,也许会潸然泪下:它是人生境界的升华,积蓄已久后感情的彻底大爆发!千古佳句不外如是,它会让你品味到时间的历史和心灵的震颤。
 

  

【模拟试题】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 开拓(tuò)          鹧(zhè)鸪                     揾(yūn)                  玉簪(zān)
 

B. 年笺(jiān)          蓦(mù)然               不屑(xiè)               堪鲙(kuài)
 

C. 汴(biàn)京        骚(sāo)扰                     阑珊(shān)            阻挠(náo)
 

D. 揩(kāi)拭         参(cēn)差             渲(xiàn)染            对峙(shì)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 竞赛                典籍              一副对联             光怪陆离
 

B. 震动                概括             委屈求全              亦庄亦谐
 

C. 渲泄                塑造             人才荟萃              振袭发聩
 

D. 皎洁                风翼              寥若辰星              乔装打扮
 

  

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词是诗歌的一种,最初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根据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由于词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为“长短句”。
 

B.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C. 我国古代的诗歌有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分别。近体诗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绝句分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律诗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D.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元夕指农历八月十五之夜,也称中秋节。
 

  

4. 对下面元稹的《菊花》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A. 第一句写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B. 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景。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龙腾虎掷”稼轩词》教案
《《“龙腾虎掷”稼轩词》教案》相关文章

tag: , 唐诗宋词,唐诗宋词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唐诗宋词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