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现代散文江苏省新沂市棋盘中学《西湖的雪景》导学案

江苏省新沂市棋盘中学《西湖的雪景》导学案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367  栏目:现代散文
标签:现代散文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江苏省新沂市棋盘中学《西湖的雪景》导学案,

使用时间:                          主备人:刘月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熟悉作品以及作者的相关文化知识

2、赏析描写西湖雪景的妙句并学习白描的写法

3、体会作者冬日看雪的独特雅趣

2、过程与方法:

赏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

赏析描写西湖雪景的妙句并学习白描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冬日看雪的独特雅趣

教学方法:

赏读

教具使用:

共案部分

个案部分

教学过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课前:

介绍作品以及作者的相关文化知识

了解作品以及作者的相关文化知识

课中:

作业评点:

互动展示:思考提示

1、朦胧:白提弥漫于一片迷蒙的水汽中,“对面的山峰,只有一个几乎辨不清楚的薄影”,一切都是朦胧的。清寒、壮旷与纯洁:(略)

2、A、品析
“心想这时不知湖心亭上,尚有此种痴人否?”
  《湖心亭看雪》描绘的是一幅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达的是一种幽远脱俗的闲情雅致。 而这样的情致与钟敬文的散文可谓意趣相投,所以这句话正是作者内心的写照,也是本文重要表达的思想境界。作者与“痴人”相似,雪中的西湖美得不沾半点尘俗,然而能赏析的又有几人呢?虽与古人相隔几百年,但能与之一脉相通,得其真趣,岂不是人生的快事?
B、品析
 “看了那种古朴清寒的情况,仿佛令我暂时忘怀了我们所处的时代的纷扰、繁遽了。”
   从作者细致地描绘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暂时忘记尘世间的纷繁烦恼而得一处清净的情感流露。

3、文章8—13节作者的主要描写对象仍然是雪,写飞来峰的雪块、清冷亭的“纯白色的毡毯”、韬光庵山径上的积雪、竹枝和竹叶上的雪以及观海亭上的雪景。
   这些雪(特别是竹上雪)引起了作者对古文中所绘之景的感悟。至于观海亭上的雪景的描写及对王海洋诗词的咀嚼玩味,则更是把眼前景与心中情融为一体。

4、与前面的静观不同,泛舟湖上,船是动的,景是静的,而飞雪则又在静谧的雪景之上增添了几分动感,动静相间,如诗如画,让人陶醉于一种悠远的意趣中。

5、这一节表现了作者在观赏雪景,把玩雪景的同时,感受到在同一景致写不同境遇的人世辛酸,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关怀和同情,暗对时代纷乱的深切忧思,使得文章对雪的玩赏增加了一份沉重与叹息,具有升华主题的意义。

达标检测:

作者在文中大量引用了古人描写西湖的诗句,引用有什么效果?

品读课文,思考如下问题:

1、文章4—7节作者抓住了什么特点来描述雪中的景色?简要分析

2、散文中写景是为了抒情或阐发议论,所以文章中相关抒情和议论性的句子就特别重要。找出第7节中的抒情或议论性的句子,并品析

3、文章8—13节作者的主要描写对象仍然是雪。作者是如何写的?作者仅仅是单纯的写景吗?

4、文章14—16节作者此处换了一个观景角度,而且这时,“雪又纷纷地下起来了”。此时的观赏与前面有何不同?

5、文章17节游圆结束,作者由雪景而生发感想,作者感悟出了什么?

明确:作者引用描写春夏两季西湖的诗句表现西湖两季的美丽景色,引发读者兴趣,调动读者的经验,引发共鸣。引用《四时幽赏录》中有关西湖雪景的内容,引发读者的感情。引用《湖心亭看雪》全文表现西湖雪景的美妙。
 作者巧妙地引用表现出了作者对西湖的熟悉以及对西湖的热爱之情。

课后:

预习《晚秋初冬》

板书设计

优雅的抒情性文字,使文章如诗如画

适时用古文穿插其间,与文章巧妙衔接,融为一体,令人回味无穷

语言明白晓畅,亲切自然,富有节奏感

教学札记

三、其他补充教学资料(各位教师根据各班教学特点选择补充资料


上一页  [1] [2] 

,江苏省新沂市棋盘中学《西湖的雪景》导学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