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论语》《孟子》选读《人的起点》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选修之《论语孟子选读》)

《人的起点》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选修之《论语孟子选读》)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923  栏目:《论语》《孟子》选读
标签:《论语》《孟子》选读大全,http://www.lexue88.com 《人的起点》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选修之《论语孟子选读》),

教学内容:《人的起点》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的“人性直”与孟子的“人性善”。

2.理解孔子的“人性直”与孟子的“人性善”之间的关联。

3.理解、背诵和默写名句。

教学重点:

1.了解孔子的“人性直”与孟子的“人性善”。

2.理解孔子的“人性直”与孟子的“人性善”之间的关联。

教学难点:www.lexue88.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lexue88.com

1.怎样理解“子证”和“子隐”。

2.怎样理解孟子的“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教学方法:讲解、诵读、讨论

教学内容:

一、新课导入

人生的起点是什么呢?人的起点就是人的本能,孔子说“人生直”,孟子说“人性善”。他们开掘了人性的源泉,点亮了人性的光辉,直到今天这些思想仍然给人们无穷的教益。本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人性的本质。

二、文本研读

1.子曰:“人之生也直。”(《论语·雍也》)

【注释】“直”与“真”是同源字,基本意思是正直、诚实、耿直、坦率等,同虚伪、奸诈是对立的,是人的内在性情真实、自由的展示。

【译文】人生的本性刚开始都是正直诚实的。

【评析】“直”强调的是真性情的自然表露,内不以自欺,外不以欺人。对于个人来说,以正直诚实之性自处于世,可以保全其身;若不,往往会有灾祸,即使保全也是侥幸。对社会来说,个体的正直诚实可以使之和谐美好。

2.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

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也。”(《论语·颜渊》)

【注释】知,通“智”;达,明白;错,通“措”;枉,邪恶;乡,通“向”;皋陶,伊尹,能臣。

【译文】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放置在邪恶的人的位置上,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逃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评析】 本章谈了两个问题,一是仁,二是智。关于仁,孔子对樊迟的解释似乎与别处不同,说是“爱人”,实际上孔子在各处对仁的解释都有内在的联系。他所说的爱人,包含有古代的人文主义精神,把仁作为他全部学说的对象和中心。正如著名学者张岂之先生所说,儒学即仁学,仁是人的发现。关于智,孔子认为是要了解人,选拔贤才,罢黜邪才。但在历史上,许多贤能之才不但没有被选拔反而受到压抑,而一些奸佞之人却平步青云,这说明真正做到智并不容易。  

3.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

【注释】党,乡党,乡里;直躬,坦率正直;攘,偷;证,告发,检举;隐,掩藏。

【译文】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告发了父亲。”孔子说:“我家乡的正直的人和你讲的正直人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

【讨论】如何看待孔子的“父子互隐,则直”?

归纳:“孔子注重人之有真性情,恶虚伪,尚质直。直者由中之谓,称心之谓。其父攘羊,在常情其子决不愿其事之外扬,是谓人情。如我中心之情而出之,即直也。今乃至证明其父之攘人羊,是其人非沽名买直,即无情不仁,故不得为真直也。”(冯友兰语)孔子认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就是具有了“直”的品格。看来,他把正直的道德纳入“孝”与“慈”的范畴之中了,一切都要服从“礼”的规定。这在今天当然应予扬弃。

小结:在孔子看来,直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影响个人的健全,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不过真性情的流露并不是任性妄为的,需要接受礼的约束。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直是仁实现的基础。

三、文本探究www.lexue88.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lexue88.com

9.孟子曰:“乃若(相当于 “至于”等)其情(指天生的性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指天生的资质)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 由外铄(授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注释】乃若(相当于 “至于”)其情(指天生的性情,指人的禀赋资质),非才(指天生的资质),外铄(铄,授予;自外而内取得)。

【译文】孟子说:“从天生的性情来说,都可以使之善良,这就是我说人性本善的意思。至于说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归罪于天生的资质。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给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它因而不觉得罢了。”

【提问】怎样理解“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结论】这句话是全章的核心,也是“性善”说的要点所在。孟子言情才,明显显示,善不只存在于彼岸,实内在于我们的生命之中。有了这样的心性禀赋,故求则得之,舍则失之。仁义礼智,是人心与生

俱来的四端。一个人即使未受教育,但是他只要保持自己平常而又正常的性情,譬如做事全凭良心,那么自然就会爱好美德。

四、课时总结

孔子的“人性直”与孟子的“人性善”有什么关联呢?孔子的“直”发于天性,而非迎合某种社会标准的故作姿态,它是仁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孟子的“良知”即人人本有的善性。两者都是先天的,不是后天培养的。“直”和“良知”都能使人行善,不过“直”强调外在的表现,而“良知”强调本有的知识状态。

五、课堂练习(32分)

注:所有练习,文科必做;文言材料阅读题,理科不必做。以后同。

1.名句默写(6分)

⑴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⑵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颜渊》)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4分)

(1)(樊迟)问知。子曰:“知人。”(知—智)

(2)举知错诸枉,能使枉者直。(错—措)

(3)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乡—向)

(4)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亡—无)

3.指出下列句子中有活用现象的字并解释(3分)

(1)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2)亲亲,仁也。

前一个“亲”动词,亲近;后一个“亲”名词,亲人。

(3)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尽,使动用法,今有成语“人尽其才”。

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3分)

(1)富哉言乎!

主谓倒装。

(2)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介词结构后置。

(3)乡愿,德之贼也。  

判断句。www.lexue88.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lexue88.com

5.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答:至于说到人的(天生的)情性,那是可以认为是善的,这就是我说的天性善良。

(2)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答:仁、义、礼、智不是由外界赠给我的,是我本来就具有的,只是不去思考这些罢了。

6.(文科必做)阅读材料,完成各题(10分)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孟子·告子上》)

⑴用斜线(/)给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多划1处扣1分)

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⑵这段话是孟子反驳告子的“性无善不善”的,孟子的反驳手法主要是什么?(3分)

答:譬喻,以水喻人性

⑶这段话反应了孟子的什么思想?(1分)

答:人性本善


,《人的起点》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选修之《论语孟子选读》)
《《人的起点》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选修之《论语孟子选读》)》相关文章

tag: 教学  起点  论语  , 《论语》《孟子》选读,《论语》《孟子》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论语》《孟子》选读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