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以忍待勇,以静制动, 就可以决
“无敌于天下”
2、第二段论述治兵之道,治兵的关键何在?作者是如何论述的?
明确:治兵的关键在于上义,正义性是军事行动的准则。作者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
3、待战之道在于四养,请指出四养的方法,并思考四养中哪一个是最重要的?“养心”之道有何作用?
明确:四养即“养财”、“养力”、“养气”、“养心”,“养财”的方法为“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养力”的方法为“丰犒而优游之”,“养气”的方法为“小胜益急,小挫益厉”,“养心”的方法为“用人不尽其所欲为”。四养中“养心”最重要。“养心”能够培养和保持士兵积极的心态、高昂的战斗意志。
小结:以上三段论“将”、“兵”、“战”,着眼大处,讲为将、治兵、待战之大道。以下再论将、兵、战,讲战时为将之道、战时用兵之道、战时运思之术。
4、作者认为临战之时的将领应当“智而严”,而士兵则应“愚”,你赞同这一观点吗?
明确:将智士愚的观点当然不好,但要求士兵应绝对服从和无条件执行命令也有合理的成分在内。
5、第五六段讲了什么内容?第五段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明确:讲战时的用兵之道——知己(知理、知势、知节)知彼(知敌之主与将)。第五段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6、第七八段讲了什么内容?第八段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明确:论战时运思之术——善用长短之术、善用兵之道。第八段用了正反比喻论证的方法。
7、阅读苏洵《六国论》,试比较《心术》与《六国论》在论说方式上的异同(课后练习二)。
明确:《心术》采用了分析推导的论说方式,《六国论》采用了事实论证的方法。《心术》每一段都有一个中心句,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彼此有机结合。《六国论》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紧接着以历史事实为据,深入分析。
【总结】
这是一篇军事论文。作者从将帅的自我修养,即培养智谋胆略说起,谈到只有正义的战争才能激发士气,只有善于备战养兵才能保证百战百胜,只有知己知彼,善于把握战机,因势利导,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文章从多方面阐述了战争的战略思想,具有一定的见解。但所谓“士欲愚”的权术思想,则反映了作者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文章每节自成段落,各有中心,又有着内在的联系,逻辑很严密。
板书设计:见前。
作业布置:预习《鞭贾》。
tag: , 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