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连·葛雷的画像》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文本掌握故事梗概,把握人物形象。
2、通过分析《道连葛雷的画像》中主人公道连·葛雷的变化,特别是这种变化的原因,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提高对唯美主义小说的鉴赏水平。
3、了解唯美主义的基本主张。
教学难点与重点
1、内容主旨的把握本着多元性的原则。
2、关于人生观与美学观的探讨。
作家简介
王尔德全名是奥斯卡·王尔德。他是英国著名的剧作家、散文家和诗人。但是,他创作的童话比他其他的作品流传更广,传播到了世界上每一个有孩子的地方。
他生于都柏林的贵族之家,他母亲的父亲是外科医生,是位爵爷。母亲是位作家,是当时一个著名沙龙的主持者。
王尔德毕业于牛津大学。他从小就受到浓郁的文学熏陶。在都柏林三圣大学读书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再加上本身才华出众,很快就在文学上获得了巨大成功。
王尔德身材高大,仪表堂堂,稍带点女人气。他衣着奇特,经常从历史书画中得到灵感来装饰自己,像个别出心裁的花花公子。
王尔德富有一种诗人气质,大学时曾得到圣三一诗歌大奖,但后来他并没有走上写诗的道路,而是选择了写评论小说和剧本。虽然他主要以成人作家而著称,但他的早期作品中有两本童话集:《快乐王子故事集》和《石榴之家》已载入英国儿童文学史册。
王尔德在巴黎与伦敦遇到一些当时的印象主义画家、作家、评论家,他从各种观点中汲取养料。他从一个传统美学的拥护者转化为唯美主义的创导者。他对唯美的演讲,在美国受到热情洋溢的欢迎,伦敦挑剔的公众也对他敞开双臂,三十还不到,已极负盛名,成为唯美主义的先驱。
1884年,王尔德结了婚,生活富裕,心宽体胖。1885~1886年,王尔德的两个儿子先后出生,当了父亲的王尔德在和儿子们在耳鬓厮磨之中获得许多灵感。他与儿子们在乡间度过的这段时间是他创作的黄金时代。在这期间,他为孩子们写下了优美动人的童话。他的儿子后来回忆说:“(父亲)有时会趴在育婴室的地上,轮番装成狮子、 狼、马,平时的斯文形象一扫而空……玩累了时,他会让我们静静地听他讲童话故事,讲冒险传说,他肚子里有讲不完的故事……”王尔德的这种童心正是他童话的源泉。
王尔德在伦敦警局的一次扫黄行动中被发现有狎亵行为,还被证实是个同性恋者。他爱上俊美不羁的年轻爵士道格拉斯而遭到爵士父亲的控告。当时的英国法律不允许同性恋。于是,他被诉讼,公众对他厌恶不堪,落井下石,他的书被查封,戏剧停演,房子里的名画与青花瓷器都被贱卖,最后被判入狱。王尔德1897年经过两年监禁后出狱,化名隐居巴黎,1990年死于一家廉价的小旅馆,终年46岁,身边没有亲人。
在王尔德的墓碑上,他被誉为“才子和戏剧家”。的确,他是当之无愧的戏剧家。在他事业的顶峰,最具代表的是他的几部大戏,如《温德摩尔夫人的扇子》、《理想的丈夫》等,都是一时绝唱。说到“才子”,早在王尔德为世人所知之前,年仅二十四岁,他的诗作就荣获大奖;在他短短的创作生涯中(享年四十六岁),行文演论,无处不是智趣横生。然而他事业的起飞,风格的形成,可以说都源于童话,也正是他的第一部童话集问世之后,人们才真正将他视为有影响的作家。英国《典雅》杂志将他和安徒生相提并论,说他的《自私的巨人》堪称“完美之作”,整本童话集更是纯正英语的结晶。他的“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观点影响颇广。
王尔德追求语言的表达效果。他的童话,讲述性的特点很强。看他的童话,犹如听着琅琅上口的叙述,韵律无穷。几乎所有和王尔德熟识的人在回忆他时,都会提到王尔德无以伦比的口才。看他的童话,每每让人觉得,这位生活在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伟大作家,依然在和我们娓娓交谈,而我们被他的谈吐折服了、迷惑了,像所有听过他讲话的人一样。
1888年5月,他的第一部童话集《快乐王子及其它》(包括《快乐王子》、《夜莺和玫瑰》、《自私的巨人》、《忠诚的朋友》和《神奇的火箭》)出版了。这本书立刻轰动一时,书的作者也成了人们注目的中心。
1891年12月,他的另一部童话集问世——《石榴之屋》,收有四部童话:《少年国王》、《小公主的生日》、《渔夫和他的灵魂》和《星孩》。这部书并未像王尔德的第一本童话那样立即受到欢迎,而是渐渐地,特别是在王尔德死后,才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集。
这两部作品带有明显的安徒生作品的痕迹。作品流露出消极、悲观的思想。不过,它们所表现的快乐的幽默感和结构美使它们载入了英国儿童文学的史册。
这两部童话集在许多方面有区别,体现了作者风格的转变。第二部童话文体更趋华丽,《圣经》体的代名词出现得更为经常。王尔德强调他的作品是以理想的而不是复写的方式来描写现实,也是对摹拟生活的当代艺术的反弹。不过有时这种“反弹”稍嫌太过,使得故事节奏变慢,失去了应有的明快生动。
王尔德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是《快乐王子》和《自私的巨人》。快乐王子的雕像耸立在城市上空,他看到城市的丑恶和穷苦,他的心虽然是铅的,也忍不住哭了。在小燕子的帮助下,王子把身上所有的宝石施舍给穷苦的人们,然而,他和小燕子却落得个抛尸垃圾堆的悲惨命运。《快乐王子故事集》至今依然是英国最著名的童话作品之一,多次再版。《自私的巨人》在王尔德童话中,是篇幅最短的一篇,也是最富有优美、最富诗意的一篇。
唯美主义
唯美主义发端于19世纪30年代的法国,诗人、小说家戈蒂耶最早抛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成为唯美主义的纲领性口号。到19世纪末的90年代,在英国形成高潮,诗人、剧作家 、小说家王尔德成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唯美主义产生于对激烈的阶级斗争的恐惧和厌恶,也产生于对功利主义和虚伪道德的愤慨。他们认为艺术的任务不应是“反映”现实,而应是以艺术的“美”去“遮盖”现实的“丑”,使人们在美的艺术中获得精神的愉悦,从而摆脱现实带来的痛苦。
基于对艺术“非功利性”和“非现实性”的追求,唯美主义者强调美应是纯粹的、绝对的、奇特的、形式的,而创作则是自由的、想像的、虚构的。因而,他们的作品大多构思精巧考究,空灵飘逸,“华而不实”,新颖雕琢有余,思想深度不足。
唯美主义者在一定意义上肯定了艺术的独立价值,提高了艺术的地位,但对功利性与现实性的否定,又在实际上贬损了艺术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王尔德的唯美主张:真正的艺术和现存的社会制度根本抵触;生活已毫无希望,人类已毫无出路,惟有艺术最真实,惟有这永恒的光才能给人以希冀。且断言艺术的发展一般不依赖生活,尤其不受道德约束,艺术不带有任何功利主义目的。他说:书没有什么道德和不道德的,书却有写的好和写的糟的,仅此一点。他反对艺术中的现实主义,认为不是艺术反映生活,而是生活追随艺术。并强调创作要绝对自由,艺术家的个性不应受到任何压抑。
写作背景
1891年,王尔德惟一的长篇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问世,英国报章几乎众口一词地予以谴责。
《道连·葛雷的画像》的创作,就像王尔德生命中众多的事件一样,实在是偶然促成的:王尔德和阿瑟·柯南·道尔同美国出版商J·M·斯托达特一起聚餐,斯托达特席间委托他们为《利平科特月刊》撰稿。王尔德完成的是《道连·葛雷的画像》,柯南·道尔写的则是《四签名》。
内容大意
青春貌美的贵族少年道连·葛雷有两个性格志趣迥异的朋友,一个是善良诚恳、追求唯美艺术的画家贝泽尔,一个是玩世不恭、追求享乐的亨利勋爵。道连·葛雷的年轻貌美激发画家霍尔渥德的艺术想像力,画家霍尔渥德创作出了自认为最完美的作品,那就是道连·葛雷的画像,道连·葛雷意识到青春易逝,美貌难恒,于是他表示愿用灵魂作交换以保持自己的青春俊美,而让肖像代他承受岁月的痕迹。
他的愿望真的奇迹般地实现了,在亨利勋爵的不断影响下,葛雷成了新享乐主义的实践者。他爱上了年轻的女演员西比尔·苇恩,结果他的粗暴导致了西比尔的自杀,起初他还为西比尔·苇恩的自杀而内疚,而亨利勋爵的一番话立刻让他毛塞顿开。
,《道连·葛雷的画像》教案合练习tag: , 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