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选修课《传记选读》的几点思考和做法

选修课《传记选读》的几点思考和做法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502  栏目:综合资料
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lexue88.com 选修课《传记选读》的几点思考和做法,

 选修课《传记选读》的几点思考和做法。
  
   华南师范大学附中 黄德初
  
   一、从课程标准的角度,看“传记选读”选修课的性质、作用
  
  
  
   我们在学习课程标准的时候,应该注意到,在课程标准设计的选修课程五个系列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两个系列是传统的四种文学作品样式,“语言文字应用”和“文化论著研读”两个系列则是新开设的两个学习的范围,而“新闻与传记”是一个以具体文本体裁为名称的系列。这一选修系列包括新闻(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传记(自传评传)、回忆录以及悼词、墓志铭等纪实类作品的阅读,以及新闻、通讯、人物传记等文体的写作。
  
   为什么课程标准要把“新闻与传记”单独列为一个选修课系列?应该如何把握“新闻与传记”的课程性质和功能呢?
  
   新闻与传记的价值:新闻与传记属于纪实类的作品,这类作品以语言文字和图像资料为载体,记录了某一个时代,某一个民族的重要事件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这些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以及这些人物的活动过程,构成了某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主流,是社会发展的立体版本,是人类文明演进的生动图谱。记者作家在反映事件和人物的过程中,经过思想的提炼和艺术的加工,总是力图通过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具有个性特点的事件和人物,来反映某种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揭示事件发生的一般规律和深层原因,探求人物对于社会历史发展所具有的典型意义。因此,这类文本是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深入观察、理性思考的直接反映,是探求真理过程的动态的记录,是一个时代人类认识水平提升的成果结晶。
  
   新闻与传记的课程性质:阅读并练习写作新闻与传记等纪实类的作品,对于高中生丰富人生体验,开拓思想视野,培养认识历史、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能力,提高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激励追求真理的信念,陶冶品性情操,提高审美修养,提升人格境界,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于高中生形成的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人生规划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正因为“新闻与传记”这类文本具有自身独特的教育价值,对于达到母语教育的总目标,全面提高人才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很多国家的母语教育中都很重视这类文本阅读和写作的教学。
  
   “传记选读”的育人功能:
  
   从个人的阅读经历导入:初中读高尔基的《我的大学》,高中读梅林的《马克思传》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大学读邓肯的《邓肯自传》,对自我人生的影响。
  
   就传记而言,传记的阅读更能够体现以对话为特征的现代阅读理念。学生阅读传记的过程,就是与古今中外的各色人物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也是与传记作者就传主的评价(或传主的自我评价)展开思想碰撞的过程。学生通过这样的交流、对话,可以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尝试在了解时代和社会背景以及传主成长环境的基础上,分析个人禀赋等先天因素和外部环境等后天因素对传主人生历程的影响;能够以正确的价值观,认识传主对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或负面影响,从而客观、正确地评价其功过得失;能够体验传主的内心感情世界,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提高励志、冶情、勤学、修身的自觉性,能够通过理性的反思,从有关人物和事件中吸取教训,引为人生的鉴诫。
  
   开设“传记选读”,要从以上角度来理解这一课程的性质和功能。
  
  
  
   二、“传记选读”的教学策略
  
  
  
   1、传记阅读的要求
  
   课程目标第四条:“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悼词、墓志铭等纪实类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理解作者对传主及有关事实所作的评价,能分辨事实与观点之间的关系,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这要求学生阅读人物传记、回忆录这类纪实作品的时候,能够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把握作品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以及传主个人成长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能分析所陈述和的客观事实与作者个人所持见解、观点之间的区别及联系,理解传记作者对传主及有关事实所作的分析和评价。通过具体的分析和深入的思考,能对影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对其思想、品格及其功过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有条件的,还可以搜集、参照有关资料,验证传记作品中材料来源的真实性,分辨基本事实是否可靠,想像是否合理。
  
   学生通过自主、独立的阅读,应对人物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感悟,能够正确认识先天禀赋与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各种关系对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传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成就等以及作者所持的态度做出自己的评价。能够汲取丰富的精神养料,从正反两个方面接受有益的启示,形成自我规划人生的意识和能力。
  
   2、传记写作的要求
  
   第5条目标:“认识传记作品的基本特征,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传记作品的基本特征是纪实性与文学性的统一。阅读传记作品既要注意分辨所陈述的基本事实的真实性,也要注意刻划人物内心世界时想像的合理性,对于某些符合逻辑、合乎情理的细节虚构和场景铺陈,能够加以分辨并给予恰当的评价。通过精读传记作品的若干精彩片段,欣赏、品味传记作品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哲理性与形象性相结合、思辩性与审美性相结合所产生的魅力。在把握传记作品特征和写作要求的基础上,能够以自己熟悉的人物(如父母、师长、朋友、同学)为对象,尝试写作人物传记。
  
   概括地而《传记选读》课程特点表现为:与现实社会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与自身人生历程有密切联系,对学生认识社会,个体成长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
  
   3、教学策略
  
   因此,在“传记选读”这一课程里,应该始终十分突出地贯穿新课程标准里提出两大理念:(一) 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二)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与此同时,不能忘记“传记选读”虽然属于选修课,但它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全方位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语文能力而言,读写能力是核心,我们要在这一课程里教学生会读传记、会写传记和会评价人物。
  
   粤教版《传记选读》教材,十分注意突出课程的自身特点,安排了丰富多彩、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以学生为主体、生动有效的学习活动,吸引学生进行学习。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性地学习,十分具体地落实了本课程的各项具体目标。教材安排了三个单元阅读篇目及相应活动内容。
  
  
  
   第一单元“今朝风流”
  
   基本阅读:
  
   1《在哈金森工厂》(邓小平传记)
  
   2《铁肩担道义》(李大钊评传)
  
   3《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沈从文自传)
  
   扩展阅读
  
   4《在寻找“野败”的日子里》(袁隆平评传)
  
   5《遨游在建筑天地间》(梁思成与林徽茵传记)
  
   6《在画布里搏斗的人生》(台湾画家谢坤山自传)
  
   表达交流活动
  
   寻找理想人生
  
   要求学生或进行“我的理想职业”的演讲,或进行“英雄面对面”的访谈,或“为家乡父老写小传”。
  
   学习链接
  
   “自传”的写作指导
  
   推荐阅读
  
   回归自然 知读大书
  
   《从文自传》导读
  

[1] [2] [3] [4]  下一页

,选修课《传记选读》的几点思考和做法
《选修课《传记选读》的几点思考和做法》相关文章

tag: 传记  选修课  , 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