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明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上海广播电视塔雄伟壮丽的形象,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三、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也和生字宝宝们见了面,过了一夜,你们再见到生字宝宝时还认识吗?
1、出示词语,检查认读。
(1) 带拼音读
(2) 去拼音读
东方明珠 广播电视塔
头顶蓝天 脚踩大地
五光十色 非常好看
二.精读感悟,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东方明珠就是——“上海广播电视塔”(学生齐说),那你知道它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吗?
(1)指名读第一段,找出具体的描写地理位置的句子。
点红第一句话:上海黄浦江边,有一座广播电视塔。
训练句式:
A (什么地方)有(什么)。
B (什么)在(什么地方)。
学生根据句式,老师点拨辅助,训练说话。
(2)师:第一自然段不仅告诉了我们上海广播电视塔的位置,还告诉了我们她的名字叫——“东方明珠”(点红),导入第二句话的学习。
A 教师解释“东方明珠”这个名字的由来,补充背景知识。理解“东方”的意义。
B学生根据自己的尝试理解“明珠”二字。
(3)你们喜欢这个名字吗?好听吗?作者也喜欢这个名字,所以称它是一个(美丽的)名字。(美丽点红)。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一段,记住它的位置,记住这个美丽的名字。(齐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一句话
(1)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哪句话描写了白天的上海广播电视塔?(指名读)。读了这句话,你觉得东方明珠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可以根据文中的描写想象一下她的样子,谁来说说看?(学生自由回答)
相机出示图片——白天的“东方明珠”,体会其高。指导引出“巨人”一词(点红),同学们,这是一个比喻句,它把什么比做了“巨人”?(适当扩充知识,教师多点拨)
(2)这是一个怎样的“巨人”啊?点红“头顶蓝天,脚踩大地”,说完整:这是一个头顶蓝天,脚踩大地的巨人。教师相机送词“顶天立地”,让孩子用文中的话来理解这个词语。
(3)我们在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它的又高又答来。(学生齐读)
完成段落总结填空:( )的东方明珠。(高大;顶天立地;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像一个巨人)
2.学习第二句。
(1)读第二句。说一说,读了这一句话,你觉得夜晚的东方明珠怎么样?(非常好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找句子中的词语来说一说。(出示课件,展示夜晚东方明珠的景象。)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
(2)指导朗读。完成填空:( )的东方明珠。(美丽的、五光十色、非常好看)
(三)学习第三段。
东方明珠是如此的美丽,难怪到过那儿的人都情不自禁的赞叹它。齐读最后一段。点红“真”,通过老师对这句话不同感情的朗读,来理解“真”在这里的感情作用。
三、总结全文。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最想说什么?(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自己的感受。如:对东方明珠的向往;对东方明珠的赞美;对祖国拥有这样雄伟而美丽的东方明珠的自豪......)
四、生字教学
1、朗读所有生字(带拼音,去拼音)
2、指导书写“广”“电”“头”,结合利用笔顺图进行教学。
五、板书设计
位置
名字
特点:高、五光十色
总结:美丽
,《东方明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tag: 教学 东方明珠 ,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