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润物细无声——《第一次抱母亲》听课有感

润物细无声——《第一次抱母亲》听课有感

11-07 15:31:22   浏览次数:893  栏目: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标签: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润物细无声——《第一次抱母亲》听课有感,

润物细无声——《第一次抱母亲》听课有感

 

“好书不厌百回读。”我要说:“好课不厌百回听。”咀嚼、品味着于永正老师的《第一次抱母亲》,我被他深深地震撼着:

一、亲切的人文关怀

以学生为本的人文思想贯穿课堂始终。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教师半蹲下身子写字,只是为了让学生看得见、看得清。认认真真地把字写得工笔正楷,只是为了不给别人带来麻烦。“能够认识生字,收获可真不小。”“能把课文读到这程度,是非常了不起的,是最大的收获。但是于老师给你们提个要求:希望同学们读书的时候要注意停顿,每一自然段读完了,停顿的时间要长一些。”“ 我们要边读边思考,读出文章中暗含着的意思、包含的意思。这一点如果能做到的话,那就更了不起。”以一个教师之尊,把学生当成平等的对话者,言语之中不乏对学生的鼓励,更不缺对学生的提醒和引导。对发言不大胆的孩子,他给予鼓励;对姿势不正确的孩子,他用动作加以纠正;对受伤的孩子,他伸出一双援助的手……他对学生充满了人文关怀,他用自己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了一个成功的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为教师树立了榜样,在学生心中书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

二、深厚的文化底蕴

乍看起来一节平淡无奇的课,细品之下发现这节课里蕴含着着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写得一手好正楷字;能把课文读得入情入境,感染得听者心潮起伏;为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读出味道,讲的有关“煮书”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分解词的基础上理解“责怪”的意思,体会用词的准确后,告诉孩子们这就是我们的汉语,汉语的词汇非常丰富;为让学生思考文章暗含着的深层意思,用歌德“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做引子;在学生有了那么一点朦胧的感悟:“重担”“翻山越岭”指的是母亲生活道路上的困难时,老师适时地罗列母亲“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抚育子女的艰辛;“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儿女生病时母亲的焦虑和照顾;“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为了教育子女所做出的巨大付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儿女即将远行,母亲的牵挂和体贴……这些都显示出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苏霍姆林斯基说:每天不间断地读书,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知识的大海。于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使他显示出高超的教育技巧。

三、独到的朗读指导

于老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是单讲朗读的技巧、方法,让学生练习;而是以生为本、以读为本,在不断地练习中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感悟、理解、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受,指导得非常有层次。“为了让你读得更有把握,大家先练习一遍吧。”给每一个学生以读的机会,老师刚好可以趁此机会巡视,了解学生读书情况,进行个别指导;练完检查,找四名同学读课文,指导非常具有针对性:第一、二位同学纠正读错的字音;第三位同学指导问话的读法,强调语气;第四位同学提醒文中的标点,提示停顿的时间。听读过程中的及时指导,为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提供了方法,提醒了注意事项。

仅仅做到正确、流利是远远不够的,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为学生读书提供了一个范例,受教师的感染,每个学生都想把心中浓浓的情泼洒出来,老师就再给大家一次练读的机会,让读提高了一个层次。

于老师又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的朗读得到升华。他找个别同学站起来读,抓住关键词语感悟、理解、体会,读出感情。如“赶紧”,能体会出它不仅仅是说话的速度快,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一种心情,一种对母亲的关切之情,也就容易读出味道了。再如“重担、翻山越岭”,看到了纸背面母亲生活道路上的艰辛,也就容易读出纸上文字所包含的感情了。就这样,于老师二查二导,让学生二练一听,使朗读上了一个新台阶。

四、巧妙的学法渗透

整个课堂中,于老师不着痕迹地、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如:

“抱”的横折钩的折钩要写得短一点儿,留出地方写竖弯钩。“母”要注意笔顺:点——横——点。“亲”写到第二横时,边写边说“横长一点儿”,第三横时说“这一横短一点儿”。写好字的方法;

“请你(手指刚才读书的同学)把这两个词所在的句子再读一遍。(生读第一句)听出了没有?“赶紧”不仅仅是说话的速度快,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一种心情,对母亲关切的心情。‘妈,你别动,我来抱你。’一起像她这样把这句话读一读,去体会,去想象。”“请大家再把课文练读一遍,用心去读,一边读一边想象,注意停顿,注意速度,轻声读。(生读,师提示:这种感觉就对了,声音不要大,不一定大。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怎样读书的方法;

“责”这个字还可以组成哪些词?理解词语的方法;

“生3:我认为山和岭就是母亲在养育我们的过程中遇到过的挫折。

师:遇到的挫折,克服的一个个的问题、困难。这就叫读懂了纸背面的意思:这个“翻山越岭”正如大家说的是母亲带领子女、带领全家所走过的艰辛的生活道路。就这样去思考,就这样去想象。”思考问题的方法。

五、良好的习惯培养

于老师非常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言传身教,不着痕迹。

[1] [2]  下一页

,润物细无声——《第一次抱母亲》听课有感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