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
莫城中心小学 邵金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第四自然段中的妈妈的答话和第八自然段中萨沙的反问,教育学生向萨沙一家人学习,自觉保护弱小者。
3、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萨沙的内心感受和所表现出来的勇气。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
教学过程:
一、扣题设疑,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我不是最弱小的”(齐读课题)这句话是谁说的?(萨沙)谁愿意来做萨沙,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
2、请同学们快速打开书本,找找萨沙原话是怎么说的吧。
3、出示第八自然段:““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萨沙问道。”
4、同学们,仔细看图,图上画了哪些人?(爸爸,妈妈,姐姐托利亚,萨沙)。这家人在你们看来,谁是最弱小的?为什么。
5、可萨沙坚持认为:我不是最弱小的(再读课题)
二、学生自读,感悟行为。
1、过渡: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这堂课我们就跟着这幸福的一家子一起走进森林,去了解故事的原委吧!你能从课文中找到一句话证明萨沙他的确不是最弱小的吗?(他是怎么做的呢?)请快速默读课文2-8。
2、学生速读课文.
3、 学生交流, 出示句子:“萨沙朝着蔷薇丛走去。他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
(1)齐读。
(2)点出表示动作的词,再读。
(3)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萨沙对蔷薇花的关心)
(4)你能用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来吗?
三、学生默读,研析行为。
1、过渡:是什么原因促使萨沙把雨衣盖在蔷薇花上的呢?(他是从哪些地方受到启发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文中圈画出有关语句,然后反复朗读品味。
2、生默读,师巡视(提示学生:批注下你点滴的感受;把你圈画的内容反复地朗读品味,你圈画好了吗?说给老师听一听;可以把你的感受与你同学们交流交流……)
四、分享成果,内化中心。
启发(一):野蔷薇的弱小
1、出示句子: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1)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蔷薇花的弱小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哪些词?指名读,齐读。
(2)那文中没下雨前蔷薇花是怎样的?
(3)找句子。
2、出示句子: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
(1)你又从中体会到什么?你觉得蔷薇怎样?
(2)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3、过渡:可是现在(引读)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1)是什么原因呢?你知道什么是“滂沱大雨”?前文中有个他的近义词你能找出来吗?理解“大雨如注”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雨下得很大的词语吗?(补充大雨的词语:倾盆大雨、急风暴雨、瓢泼大雨)这样的雨都见于哪个季节?夏季。如果雨很小,你还知道形容雨下得很小的词语吗?细雨如丝、蒙蒙细雨、毛毛细雨、和风细雨。这样的雨都见于哪个季节?春季。
4、小结:面对这样的大雨摧残,原本美丽的蔷薇花现在却变的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这么弱小的蔷薇促使萨沙把雨衣盖在了它身上。【板书:蔷薇弱小】
启发(二):母亲的言传
tag: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