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唐诗宋词《“声律凤骨兼备”的盛唐诗》教案2

《“声律凤骨兼备”的盛唐诗》教案2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527  栏目:唐诗宋词
标签:唐诗宋词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声律凤骨兼备”的盛唐诗》教案2,

(二)《燕歌行》

1、齐声朗读

2、请学生用白话解读诗歌大意(可事先作预习准备)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

  第一段八句写出师;  第二段八句写战败;

  第三段八句写被围;  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

按照战役发展的顺序:出师——失利——被围——结局(心愿)

    3、诗歌描写了哪些人的生活?请找出诗中原句。通过比较把握主题。

将帅:美人帐下犹歌舞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士兵:战士军前半死生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铁衣远戍辛勤久      征人蓟北空回首

思妇:

主旨句: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李广: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身先士卒,不贪功,爱士兵。)

通过比较,谴责将帅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士兵受到极大的痛苦甚至牺牲。

4、诗中描写了怎样的边塞风光?有何作用?

山川萧条极边土,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绝域苍茫无所有  

提示:“大漠”“穷秋”“塞草”“孤城”“落日”“斗兵”六个意象营造怎样的意境?

  荒芜、衰败、冷落、凄凉的意境,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表明战役的地点,战役的惨烈,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揭露将帅的罪责。鉴赏诗词中,我们常把这种方法称作:借景烘托。

(三)《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诗歌比较简单,不作详细讲解,整体感知之后可以直接和《燕歌行》比较阅读)

1、朗读全诗

2、找出写景和写边塞生活的句子。

四、比较阅读(言之有理则可,开放型)

主题:《燕歌行》揭露军中官兵苦乐悬殊,谴责将帅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士兵受到极大的痛苦甚至牺牲。《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则是表现唐军将士的英雄气概,保家卫国、不畏艰险的爱国精神。

写景:《燕歌行》中景物荒芜、衰败、冷落、凄凉,格调悲壮,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揭露将帅的罪责。《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景物奇特雄伟,格调激昂慷慨,勾勒了险恶的环境,反衬出唐军将士的英雄气概,保家卫国、不畏艰险的爱国精神。

五、小结

岑参诗中有一股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这也是其他边塞诗人所无法比拟的。他出塞时,才三十出头,正是充满锐气的年龄。王昌龄、高适等年辈稍长的诗人,随着开元盛世的逐渐萎缩,朝政的日益腐败,已经开始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非正义性的一面时,岑参却还在战阵上高呼驰骋显示英雄气概。这种心态和思想境界,就使他的诗和高适有比较明显的区别。高适观察比较深入,更多地看到战士的艰苦,因而诗的色彩要淡一些。岑参则用绮丽的笔调来凸显西北地区冰天、雪地、火山、热海的异域风光,歌颂保卫边疆的战争,歌颂将士们不屈不挠、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有一种感人的奇情异彩。

六、布置作业。

思考:1、《燕歌行》有哪些“沉痛语”?为什么“不堪多读”?

         2、岑参的诗歌意奇语奇,从《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找出“奇语”,并简要分析它的表达效果。


上一页  [1] [2] [3] 

,《“声律凤骨兼备”的盛唐诗》教案2
《《“声律凤骨兼备”的盛唐诗》教案2》相关文章

tag: , 唐诗宋词,唐诗宋词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唐诗宋词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