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现代散文《自然笔记》鉴赏指要

《自然笔记》鉴赏指要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439  栏目:现代散文
标签:现代散文大全,http://www.lexue88.com 《自然笔记》鉴赏指要,

《自然笔记》鉴赏指要

河南省济源市教研室  刘丽霞

“自然”,自然界,一般指无机界和有机界,有时也指包括社会在内的整个物质世界“笔记”一种以随笔记录为主的著作体裁,多由分条的短篇汇集而成“自然笔记”,融气象、植物、生态、环境、科学美和科学伦理为一体的科学散文,除普及科学知识外,更注重表现科学美、文学美和哲理美,以达到人文精神批判的效果

文章分六个标题,对象明确,有条不紊地进行了描述和解说“蓝地球”揭示了地球蓝色的自然形态和大气散射、漫射形成蓝光的奥秘“晨昏线寓言”的对象是白天与黑夜在地球表面上的交界线“包容一切的空气”阐释的是空气与地球与人类的关系“蒲福风级” 写了十二个风级,此风彼风之间界定分明“位置”反映地理位置不同所造成的生存差异“黄花雨”中其实没有黄花,只是借用马尔克斯小说《百年孤独》里那场下了一夜的“黄花雨”,以扩大联想空间,所述种种怪雨,都是龙卷风的杰作

但文章又绝不仅限于此,许多句子都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比如“我们一直喘息在苍茫、绵厚的空气之底”“人类社会,一直风声不断”再到具体的篇章,则显示出不同的思想倾向“蓝地球”期冀人类平等生活共同呵护这蔚蓝的宁静,“晨昏线”交界区域总有明暗模糊,是否暗示着光明与黑暗的抗争总会有一段过渡性的灰色空间?但“只要地球还有能力自转,光明就会永恒地大于黑暗”空气的特质更多地激起人们的赞美与感恩,风的级别则指向人类的等级与功利,至于“位置”,是否人类的出身贵贱也有同样的宿命意味?“黄花雨”叙述最有奇趣,意味最浅显,“惟有科学,才是拨开迷信、迷幻和误区的神剑”与本文科学散文之旨十分契合

 作者崇尚“形神和谐,启智启美”的散文美学准则,启智的思辩和启美的抒写常常给人哲理顿悟的震颤和如诗如梦的惊喜开篇“自然是精神的象征”,指示了本文的精神走向看看作者是如何说明自然现象和进行揭密的:“温泉般汩动、往地球泼泻”诗化的语言、瑰丽的想象,“阳光与空气精心协作的‘魔术’”“发生类似于故居檐下雨水滴石、水花四溅式的散射、漫射”形象的拟人,贴切的比喻,科学的揭示,“空间和人类社会,从来就没有仿如梦幻和童话意境的蓝空气;地球村,更没有长久的蓝色和平”意味深长的提醒,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蒲福风级”则干脆将简略的风级分类表扩充成了一篇声情并茂的散文,以海陆之上的自然景物的“表现”来划分风级,是一种极具美感和想象力的创举,大量人文典故和景物描写,还有“大漠孤烟直”“看苍茫大地”等诗文的嵌用,以及作者赋予风的社会学意义,都令人且喜且思“包容一切的空气”中行云流水般的排比,“位置”中科学的说明、巧妙的諭示;“黄花雨”中的举例子、下定义、打比方,还有“随雨跌入夜”“资本转移”的奇语,似乎都不足以解释本文的华丽与灵动,不足以涵盖其学识与智慧的灵光

作者自述创作意图时说:“要以科学家的目光观察自然,以文学家的心灵描绘自然,以思想者的思考来认识自然”,“最终,要把一个科学化、艺术化、哲理化的自然呈现在读者面前”,以此为本文的注脚也许更为贴切

 

自然笔记

杨文丰

 

自然是精神的象征

——〔美〕爱默生 《自然沉思录》

蓝  地  球

宇航员在苍凉的太空,可俯瞰到一片景象:我们亲爱的地球母亲,笼罩在一片祥和、辽阔、艳丽的蔚蓝色中

任何现象的发生,都如英雄横空出世,有难以取代的机缘空间和人类社会,从来就没有仿如梦幻和童话意境的蓝空气;地球村,更没有长久的蓝色和平笼罩地球的一片蓝,是阳光与空气精心协作的“魔术”

温泉般汩动、往地球泼泻的阳光,总要与拥抱、呵护地球的空气邂逅空气茫茫,没有芳草连天、梨花千里的纯洁不同波长的、特定的七色光波汇聚成阳光波长较短的紫、蓝、靛等色光,在地球大气圈上层,一旦“遭遇”空气中的尘埃、冰晶和水滴等微型物质,必将“共时性”地发生类似于故居檐下雨水滴石、水花四溅式的散射、漫射,这现象,在宇航员眼里,便成了笼罩地球的奇特的蓝

我们一直喘息在苍茫、绵厚的空气之底暴风雨霁,我们的头颅之上,总能高悬一片穹庐似的、蔚蓝色的天空这天穹,像安谧的、柔软能给人以无限怅惘的湖在光天白日里,无论何人,都希冀能平等地生活于和平宁静、碧蓝如洗的天穹之下倘若后羿不多事射日,众多的太阳,倒也能很匀称、很公正地团结、“悬浮”在以地球为核心的周围,其结果就是,在联袂环绕地球、长带飘飘于寒界的仙人们看来,我们的家园,就果真是一个蓝地球了……

“晨昏线”寓言

全人类和其它生物所依恋、拥抱的地球,总是同时承受着白天和黑夜,以太阳为中心,自西而东旋转,风雨兼程地球,是一个具有农民式现实、谦和、质朴及忍耐精神的球体白天与黑夜在地球表面上的交界线,气象学上称为“晨昏线”晨昏线,忠实地做着与地球反向、同速的运动民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晨昏线过处,无非是白绸缎刚刚飘然过去,黑披风就急急拂脸而来沧海桑田,云去云飞黑夜和白天,对自己体下的江山万物施行着轮回式的恩泽与压迫 

 寓意尤深的是,地球并不是一只裸球,地球穿着一袭层绵厚、无色且流动的空气霓裳,高级动物和其它生物,日日夜夜,全出没在宛若虚幻的空气里阳光打在空气上,难免发生漫射、散射,因而,在毗邻晨昏线光暗交界的区域,光亮,总是毫不留情地占领一些本属黑暗的疆域,尽管这个疆域一如善恶交汇,明暗模糊,却总显现着蕴藉和幽远晨昏线,表明光暗的分庭抗礼自始就不是平分秋色况且,在晨昏线一侧,在阳光与地球的“切线”上方,亦是底压黑暗、辽阔厚实的光亮和辉煌

 “晨昏线现象”,够得上是宇宙背景上的一篇“大散文”晨昏线所呈现的大境界,确是小小寰球上任何人文和自然境界都无法比肩的在晨昏线现象面前,人类自鸣得意的一切,不过是杯水风波式的“小女人散文”晨昏线现象大白于宇宙的社会意义更在于:太阳的光辉顶多只照得半个多地球“光中也有暗,暗中也有光”光明的下底是半个光明圆弧面,黑暗的底界则是半个黑暗圆弧面光亮是抚摸、拥挤着地球前进的,黑暗也不是高兴、失重式窜逃的光明(黑暗)在地球的这一面,黑暗(光明)在地球的另一面光明(黑暗)在此处若是败退的,黑暗(光明)在彼处就是凯旋的但是,只要地球的生命之树常绿,只要地球还有能力自转,光明就会永恒地大于黑暗

包容一切的空气

她很诗化,抽象得像光,飘渺得如雾,飘泊得似水她深远、宽阔、无色、无味、透明、单纯、空灵她的脚步,虚幻飘忽,无影无踪你看不见她,尽管她有重量,更有形体,本非虚无你用手抓她,先一握,再一拧,满以为抓住了,而你的手中,却依然虚空

她和你密不可分:她中有你,你中有她

她成了地球飘拂的帐幕,包围、密拥着整个地球

她是古老的,远胜于陶罐、甲骨文当星尘凝成的地球,还是一团疏松时,她就里里外外地存在、开放、更新和发展了她感受着时序的运转和变化,品味着尘寰的沧桑与凉热……

她同时又是年轻的,年轻得像一只方蠕出蛹壳、飞进苍茫的蝴蝶她因流荡而朝气逢勃,生命得以永恒;她以吐纳而生机旺盛,胸襟永驻春天

她永远是那么勤劳,勤劳得像云水间的园丁她乃众多气体的家园她吸收、散射、漫射和屏障了大量的宇宙射线,送下界以一片祥和的蔚蓝她储存海上的甘霖,输给苦旱的陆地她将赤道的热浪,吹进冰雪的两极她的先锋队——风,展开空茫中的彩旗她吹白十里梨花,芳馨春燕的双翼;她拂过希望的田野,将秋天震颤得金黄柔软的湖水,缘她而泛起梦似的涟漪;蒲公英种子,因她而摇荡在流光的天空;她是生命的仓库,给万物以无尽的滋养没有她,飞鸟不能展翅盘旋;离开她,白云无法悠悠飘行她教新生活的画家,蘸起太阳般燃烧的色彩;她让辛勤的舞蹈家,有了比风更轻的追求白云、虹霓、佛光、海市、春雷、冬雪、夏雨、秋声,飞船、海河、原野、飞鸟、蜜蜂、胚芽、叶绿素、落叶、艺术和梦,都是她怀中或虚或实的创造天空和大地,缘她而充满了生命的轰响和辉煌

或许,她是永恒的流浪者,她才如此地热爱我们共同的绿色家园——地球没有她,生命将停止呼吸,火将停止燃烧,物质将不会氧化……我们的地球,将会是一片荒凉和死寂……烈日里,地球升温成火球;月光下,地球降温为冰蛋没有空气,一切都将是虚无好在她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善解物意,随物赋形

她的胸襟早就不止于包容一切,她“统一了黑暗和光明,统一了寒冷和温暖,统一了阴电和阳电”(高士其:《天的进行曲》)

她的一切,都来自自身的平凡在她的领域,最美好、最基本的品格还是平凡她平凡到了极致!

微尘的极致是土地河流的极致是海洋星辰的极致是星系——平凡的极致是伟大!她是平平凡凡的伟大,伟伟大大的平凡

[1] [2]  下一页

,《自然笔记》鉴赏指要
《《自然笔记》鉴赏指要》相关文章

tag: , 现代散文,现代散文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现代散文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