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名二子说》教学设计6(表格式)

《名二子说》教学设计6(表格式)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129  栏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标签: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名二子说》教学设计6(表格式),

师作诵读指导:第一段写轼取名的原因及对轼的担心,朗读时介绍轼的功能特点时应声音洪亮,清晰、沉稳,对轼的担心应读的语重心长,低缓沉重些第二段整体应读得轻松、豁达些,以表现放心、愉悦之情

(生反复诵读并试背这几段文字

四、重点讲解,深度研习

问题探究:

1、“性格决定命运”“知子莫若父”苏洵在两个孩子年幼时对他们的担忧和期待,竟真的成了两个孩子今后的宿命我们来看一下苏轼和苏辙今后的人生轨迹

明确:

苏轼(1037-1101),宋朝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嘉祐二年(22岁)与弟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32岁),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42岁),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元祐八年(56岁)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jiá)城县(今河南郏县)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眉山人,晚年自号颍(yǐng)滨遗老苏轼之弟,人称“小苏”

仁宗嘉佑二年(18岁)与苏轼一起中进士

熙宁五年(31岁),出任河南推官

元丰二年(40岁),其兄苏轼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他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不准,牵连被贬,监筠州盐酒税

元丰八(46岁)年,旧党当政,他被召回,任秘书省校书郎、右司谏,进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

哲宗元佑四年(50岁)权吏部尚书,出使契丹还朝后任御史中丞

元佑六年(52岁)拜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执掌朝政崇宁三年(65岁),苏辙在颍川定居,过田园隐逸生活

2、历尽仕途坎坷、人世浮沉的苏轼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曾写过一首《洗儿诗》来表达他对后世儿孙的期待:“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同学们能想到他把一生的经验教训结集成知,给自己的儿子起了什么名字吗?

     明确:苏迈  苏迨  苏过

五、课堂小结

(PPT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凡夫俗子,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期待和心愿,惟愿儿孙幸福安泰,为人子女的我们既要学习苏辙的深沉稳重、冲和淡泊的性格,也要克服苏轼一生未克服的旷达不羁、锋芒毕露的弱点,韬光养晦,进德修业,从而回报父母的拳拳挚爱之心!现在让我们怀着对苏洵的赞佩,对三苏的崇敬,带着对父母的感恩,再一次背诵全文! 

六、当堂达标  拓展提高    

 讳辩            

韩愈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着不察也,和而倡之 ,同然一辞皇文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律曰:“二名不偏讳①”释之者曰:“谓若言‘徵’不称‘在’,言‘在’不称‘徵’是也”律曰:“不讳嫌名②”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谥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 "" "",不闻又讳 "车辙" ""为某字也;讳吕后名 """野鸡",不闻又讳 "治天下" ""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以为触犯士君子立言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支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妾,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注释】①二名不偏讳:两个字的名字,单用其中一个字时,不避讳如孔子的母亲名叫"征在",孔子说""的时候不说"",说""的时候不说":

②不讳嫌名:写人姓名音相近的字不避讳下文""""""""""均与唐代皇帝名音同音近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贺不举进士为是                :推荐

    B.稽之以国家之典                :查核

    C.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   :到达顶点

    D.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       :超过

2.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名二子说》教学设计6(表格式)
《《名二子说》教学设计6(表格式)》相关文章

tag: 教学  ,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