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论语》《孟子》选读《于丹谈〈论语〉心得(一):天地人之道》讲稿

《于丹谈〈论语〉心得(一):天地人之道》讲稿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591  栏目:《论语》《孟子》选读
标签:《论语》《孟子》选读大全,http://www.lexue88.com 《于丹谈〈论语〉心得(一):天地人之道》讲稿,

  话外音:《论语》告诉我们,为人不仅要拿的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得到帮助的人。我们常说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其实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内心充满幸福感。

  仁恕为核心,这是孔夫子儒家理论最最精髓的东西。除了“恕”字以外还有一个字,就是仁”。那么他的学生樊迟曾经必恭必敬去问他说:老师,什么叫仁,老师就淡淡地回答他,就两个字“爱人”。然后樊迟想想又问:什么叫“智”,老师又淡淡地说“知人”,了解别人就叫智慧。所以我们想想多简单,去关爱别人就是仁慈,去了解别人就是智慧,就这么简单。

  所以孔夫子解释这个仁,说夫人者,真正有仁爱之心的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说每个人我们自己都想让自己树立起来,你要是想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安身立命,那你也去立别人,你也努力帮着别人立起来,每个人我们都想发达吧,我们自己想发达也让别人发达。你这么做了的话,叫做能近取譬。就是在你最近的地方,你眼前看见这个人,他在街上有点事,你弯弯腰举举手就帮了他了,可谓仁之方也,这就是仁义的方法,这就是仁义的秘诀。仁真正核心的就是你身边做这件事,这让我想起来我读大学的时候,在英语课文上看到过一则据说事托尔斯泰写的一个小寓言,那里面说,有一个国王,他每天都在思考三个最最终极的哲学问题:就是这个世界上,什么人是最重要的,什么事是最重要的,什么时间做事是最重要的。然后觉得这样的三个终极问题,冥思苦想,举朝大臣没人能够回答得出来。后来有一天他很苦闷,他就微服私访,自己就下去逛去了,走到底下很偏远的地方,结果就投宿到了一个陌生的老汉家,一敲门就说你进来吧,他就进去了。到了半夜他忽然被一阵喧闹声吵醒了,然后就发现有一个浑身是血的人闯了进来,这个老头就像收留他一样也淡淡地说,那个人就说后面有人追我,老头说那你就在我这儿避一避,就给他藏起来了。这国王吓得不敢睡,一会儿就看见追兵来了,追兵就问有没有一个人跑过来,老头说不知道,我家里没有别人,后来那些人闹闹就跑了,然后那个人洗净了血迹感恩戴德地也就走了,老头关上门继续睡觉。第二天国王就惴惴不安地问他说,你就不怕惹上杀身之祸,你为什么敢收留那个人,而且你就那么放他走了,你怎么不问他是谁呢?老头淡淡地跟他说,这个世界上其实最重要的那个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离你最近的那个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马上把这件事给做掉;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一点不能拖延。那个国王恍然大悟,他把我三个终极问题都解决了,其实这个故事又做了论语的注脚。实际上,孔子也罢,庄子也罢,陶渊明、苏东坡,直至泰戈尔,古今中外圣贤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用他们生活的历练总结出来一些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的道理。圣贤永远都不是那个转头一样的典籍,让你要拿着放大镜,翻着辞海非常费劲佶屈聱牙说他到底说什么呢。如果端着架子,那不是真正的圣贤,其实圣贤的价值就在于千古之前,他们那些有价值的生活经验可以穿越沧桑,走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而他在千古之前缄默地微笑着,注视着我们仍然在他的言论中受益而已。


上一页  [1] [2] [3] 

,《于丹谈〈论语〉心得(一):天地人之道》讲稿
《《于丹谈〈论语〉心得(一):天地人之道》讲稿》相关文章

tag: 论语  , 《论语》《孟子》选读,《论语》《孟子》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论语》《孟子》选读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